主题 |
龙南县开展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贷款的调查与分析 |
作者 |
廖建军(中国人民银行龙南县支行) |
调研背景 |
《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要加大对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支持力度,重点支持赣州市加快完成改造任务。从2012年8月起,赣南大地掀起了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的重点工程,并出台了《赣州市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金融支持实施方案(试行)》配套解决危旧土坯房改造的信贷资金供给。这一扶弱信贷政策的出台,促进了赣州市区域内的弱势金融服务条件的改善,推动了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的顺利进行。 |
调研时间 |
2012年12月 |
更多调研文章 |
村危旧土坯房改造贷款政策在执行过程中表现出较多的困难或障碍。如信贷人员积极性不高,贷款手续较为繁杂,信贷创新激励不够导致信贷方式、手段单一,贷款知识宣传普及面不够,贷款清收相对较难,缺乏有力的违约制裁等。同时也存在一些个性的问题,如贷款用途的消费性而非生产经营性、偿还来源的不确定性,即不能依赖贷款本身投入所产出的效益和农户以前的积蓄(一般而言,农户都是先动用积蓄在自身不足的情况下才申请贷款)作为还款来源等问题。 三、龙南县推广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贷款受阻原因的分析 龙南县推广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贷款之所以存在种种问题,概括来说,既有主观方面的因素,也有客观方面的因素。既有政策设计方面的因素,也有信贷政策执行中的因素。 (一)从贷款实际操作的情况来看 1、农户自身方面的问题 (1)农户难以达到贷款条件。一是农户自身经济能力差。这几年随着农户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大多数农户都不同程度地改善了居住条件,只有比较贫穷落后的农户才仍座落在危旧土坯房内。目前农户大多在致富奔小康的初始阶段,自身积累有限,经济实力小,自身的房子、土地等资产变现能力差,不符合抵押担保条件,贷款难的问题仍然突出。 二是农户缺少还款来源。从初步调查的情况看,对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贷款需求最强烈的,往往是中低收入的农户家庭,按照龙南县201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5185元标准,假如按农户建房贷款4万元计,就算基准利率贴息后的20%不计,两年平均下来每月至少必须偿还1667元左右。一年归还2万元,则至少须有近4个的农民年人均纯收入才能按期及时还清本息,这对上有老下有小的普通4—5人之家的农户也是很大的负担;再者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贷款的投向是建设住宅,贷款建成的住宅却有一个致命弱点,就是集体土地使用权性质的宅基地不得流通,因其土地属性从而限制了农户所拥有的最大宗不动产——农户住宅也将不能成为商品而为农户所变现,同时还失去了为融资提供担保的功能,这也在《担保法》第三十七条第二款所明令宅基地不得抵押的。 |
|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尾页 转到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