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
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存在问题与建议 |
作者 |
邹凤忠(中国人民银行赣县支行) |
调研背景 |
赣县是全国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县。为积极稳妥推进试点工作,赣县成立了试点工作领导小组,按照农村承包土地的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和经营权流转的有关要求,创造性地推出了“五项创新”措施,破解了试点工作面临的“五大难题”,盘活了农村沉睡资产,有效满足了农村金融需求,助推了农业农村经济发展。 |
调研时间 |
2016年8月 |
![]() |
即,一类地区:高标准粮田500斤/亩,普通耕地450斤/亩;二类地区:高标准粮田400斤/亩,普通耕地350斤/亩;三类地区:高标准粮田300斤/亩,普通耕地250斤/亩。“评估办法”使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变得有价可循。 5.创新“风险保障机制”,破解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抵押贷款风险防范难题。 农业生产经营受自然条件和市场波动影响,未来收益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导致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抵押贷款风险较大。为此,赣县创新思路,构建了政府、银行、担保公司、保险公司四方共担风险的保障机制。 一是设立风险缓释基金。由县财政筹集资金200万元,在试点承贷银行开立风险补偿金专户,按照承贷银行发放贷款金额的1/10存放财政风险补偿金,风险补偿金随贷款规模增长及时补充。 二是建立抵押物的处置机制。若借款人因经营暂时困难而未履行还款义务,贷款行可以展期或以转贷形式为借款人延长贷款期限。若借款人因无法经营而未履行还款义务,贷款行可以依法对抵押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及附着物采取转让、变更、变现、诉讼以及由政府出资、村集体回购等方式进行处置。 三是建立贷款担保机制。县担保公司为被担保人向协作银行提供担保。同时,被担保人向县担保公司提供反担保并签订反担保合同,反担保可以采用动产和不动产抵押、权利质押、第三方保证等形式。 四是建立农业保险机制。借款人在贷款时需有意外险、政策性农险或商业性农险三者之一,县财政并对商业性农费给予50%的补助。“风险保障机制”的建立解决了放贷银行的后顾之忧。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贷款产品吸引力不强。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抵押贷款对农户吸引力不足,主要有三个方面原因:一是手续相对繁琐。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抵押贷款需经过贷款申请、银行调查、贷款审查、贷款审议及审批、抵押物价值评估、抵押登记、合同签订、贷款发放等诸多程序,准备相关资料多达11种。 |
|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转到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