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
对全南县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调查和思考 |
作者 |
郑晓云(人民银行全南县支行) |
调研背景 |
金融生态环境已成为一个地区经济能否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决定因素之一。全南县作为一个经济欠发达县,近年来,在全南县委、县政府的努力下,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已初见成效, 经济发展保持平稳增长。但在创建金融生态环境工作中也暴露出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近期,人民银行全南县支行对该县进行了一次专项调查。调查表明,县域金融环境建设初显成效,但后续创建优化工作仍需努力。 |
调研时间 |
2010年6月 |
![]() |
后期信贷投放的调整空间变小。存、贷款期限不匹配,潜在流动性风险。二是政府融资平台运作风险不容忽视,2009年政府融资平台的数量和融资规模飞速发展,但配套的资本金不足,融资平台偿债来源主要依靠土地收入,客观上导致各级政府有强烈推高土地价格的动机,容易产生资产泡沫。 三、县域金融生态环境建设面临的难得机遇 1、地方政府重视程度明显提高,相关职能部门思想认识转变较大。 经过多年的努力,尤其是经历国际性金融危机后,全南县政府已逐步意识到良好的信用环境是吸引资金流入的软环境,将信用建设纳入重要的议事日程。如:2008年,县政府批转了人民银行《关于加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意见》;又如2009年还将个人信用纳入到干部提拔和公务员录用体系中来,规定凡是今后干部提拔和公务员录用必须先向人民银行查询拟提拔和录用人员的个人信用信息,凡个人信用有不良记录的,一律不得提拔。此外,政府相关职能部门思想认识逐步转变。经受国际性金融危机后,发改委、经贸、财政、工商、统计以及公安、检察、法院等部门,逐步意识到金融和谐是社会和谐的一部分,能够从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大局出发,努力为金融发展创造宽松的外部环境。 2、政府主动为银企搭建交流平台,促使政银企合作关系日渐密切。近两年来,“政府搭台,银企唱戏”成为政府推动银企沟通合作的主平台,仅2009年各全县就举办银企签约活动2次,促成13户企业与银行达成2.08亿元融资协议,对接资金到位率达到80%;金融部门还不定期举办中小企业信贷知识、融资理财业务培训;召开“全南县域经济与金融合作发展恳谈会”,县政府均设立了奖励基金,对完成任务的金融机构给予奖励。这些措施和做法密切了政银企三方关系,地方金融生态环境进一步趋好。 3、金融机构各项业务稳步发展,经营效益不断提高。截止2009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21.64亿元,分别比2008年和2005年末增长19.16%和109.48%;各项贷款9.75亿元,比2008年和2005年末增长53.15%和132.76%。在各项业务稳定发展的同时,县域金融机构的经营效益也不断提高。2009年全县金融机构实现利润1522万元,分别比2008年和2005年末增盈493万元和1766万元,各增长47.91%和7.23倍,4家金融机构全部实现盈利。 4、中小企业担保机构开始成立,消除了本县无担保机构的“空白”。在全南县政府的关心和努力下,于2009年初正式组建了一家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经一年来的运作,累计为3户企业担保贷款5笔,累计担保贷款3900万元,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中小企业贷款“担保难”问题。 |
|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尾页 转到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