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
对全南县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调查和思考 |
作者 |
郑晓云(人民银行全南县支行) |
调研背景 |
金融生态环境已成为一个地区经济能否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决定因素之一。全南县作为一个经济欠发达县,近年来,在全南县委、县政府的努力下,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已初见成效, 经济发展保持平稳增长。但在创建金融生态环境工作中也暴露出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近期,人民银行全南县支行对该县进行了一次专项调查。调查表明,县域金融环境建设初显成效,但后续创建优化工作仍需努力。 |
调研时间 |
2010年6月 |
![]() |
其次,积极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投资530万元实施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示范工程,解决了1.5万人饮水不安全问题,农村饮水安全覆盖率居全市前列。再次,启动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工作,帮助24名大学生办理助学贷款14.3万元。 三是人民收入持续保持较快增长,全县城镇在岗职工平均工资20841元,增长2.35%;农民人均纯收入3105元,增长6.5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863元,增长8.39%;年末城乡居民储蓄存款额达15.56亿元,比年初增长15.93%。 (二)金融发展基础有所改善,外部环境逐渐优化 一是金融基础设施日趋完善。 近年来,金融生态环境的创建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有效平台,一些重点、难点领域的系统推广工程因为有政府的支持,推进更顺利、运行更高效。如:集中代收付 “缴费一户通”业务,有效解决了社会公众缴费难、银行柜台排队难,企事业单位委托收费难、成本高等问题。人民银行牵头建立的大、小额支付升级系统推广顺利,实现金融机构支付业务实时到账,并为发展网上银行、手机银行、银行卡等业务提供了更安全、更高效、更便利的“高速公路”通道;征信体系建设力度加大,全县181户企业、125户个人纳入征信系统,并征集中小企业信息89户。2009年,全县征信系统查询次数达38次,比2005年增长了2.6倍。征信系统的运用,使信贷审批平均减少5天左右。据统计,全县累计发放贷款卡125张,信贷征信系统建设不断完善,群众诚信意识不断提高。国库公共服务领域不断拓宽,运用电子缴税入库系统与人民银行、商业银行清算系统对接的优势,征收管理社保基金,代发财政支农资金直接到户等。 二是反假币、反洗钱工作成效明显。 首先,全南县支行与县公安局建立了“警银协作机制”联合开展打击假币犯罪,2009年全县共收缴假人民币725张金额59680元,同比下降21.37%;破获假币犯罪案件1起,抓获犯罪嫌疑人3名。其次,建立了跨部门、跨行业的地方反洗钱工作机制,合力打击洗钱犯罪活动,2009年辖内银行、保险业金融机构共向中国反洗钱监测分析中心上报人民币可疑交易报告1207份,金额为9137.3万元。 三是金融创新有了较大突破。 |
|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尾页 转到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