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
金融危机下对县域筹融资关系的探讨 |
作者 |
李球秋 |
调研背景 |
壮大县域经济,是统筹城乡发展,形成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格局的重要内容。为应对国内外经济形势剧变,宏观调控政策从“双防”,向“一保一控”和“保增长”的转变,凸显了党和政府为了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和民生的不断改善做出重大调整,也对县域筹融资情况产生一定影响,本文通过对会昌县当前筹融资情况的调查分析,就在国外金融危机经济形势和宏观调控政策调整变化下,如何改善县域融资状况,更好发挥金融支持和服务作用,促进县域经济发展进行了探讨。 |
调研时间 |
2010年06月 |
![]() |
突破“画地为牢”的思维,立足实际,积极创造条件,向多元化筹融资发展。形成既向辖内金融机构融资,又向辖外金融机构融资;既有以贷款为主的融资,又有通过票据等其它方式融资的多元化融资氛围。会昌县储蓄存款占全部存款的80%左右,居民可支配的资金充裕,特别是今年来储蓄存款增量增幅均创历史新高,2009年储蓄存款额达到19.24亿元,超过2007~2009年总和。因此立足上述实际,参照“股权投资基金”方式,积极探索,加大投融资体制建设,引导民间资金通过股权投资方式直接向辖内的实体经济注资,实现民间资金融出和实体经济融入对接,发挥民间资本的作用,同时加强宣传引导,促进民间融资规范发展,进一步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其次,在政府的监管下,引导中小企业尝试发行“捆绑”债券和本地“发行”股票。 (四)加强信用和担保体系建设,改善融资保障环境 针对县域担保体系较薄弱的现状,建议通过资本注入、风险补偿等多种方式增加对信用担保机构的支持,扩大现有担保公司的资本金,使其满足更多金融机构的担保准入门槛,切实发挥现有担保公司的作用。出台优惠政策,鼓励引入民间资本设立多层次的担保公司,满足多样化的融资担保需求。加大部门间的协调,扩大担保标的范围,特别是为“三农”服务的有效担保物范围。继续加强信用环境建设,营造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 |
|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转到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