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
金融危机下对县域筹融资关系的探讨 |
作者 |
李球秋 |
调研背景 |
壮大县域经济,是统筹城乡发展,形成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格局的重要内容。为应对国内外经济形势剧变,宏观调控政策从“双防”,向“一保一控”和“保增长”的转变,凸显了党和政府为了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和民生的不断改善做出重大调整,也对县域筹融资情况产生一定影响,本文通过对会昌县当前筹融资情况的调查分析,就在国外金融危机经济形势和宏观调控政策调整变化下,如何改善县域融资状况,更好发挥金融支持和服务作用,促进县域经济发展进行了探讨。 |
调研时间 |
2010年06月 |
![]() |
(二)筹融资渠道 目前会昌县经济发展的筹融资渠道主要有三个:一是通过本辖区内的银行业金融机构(下称辖内金融机构)融资;二是通过向辖区外的银行业金融机构(下称辖外金融机构)融资;三是通过民间借贷融资。三个融资渠道各具特色,优势互补,满足不同层面的融资需求。 (三)筹融资结构分析 1、银行业融资。 (1)投向产业结构情况。近年来,全县信贷资金主要投向工业、农业、个人消费。2009年工业贷款余额1.9亿元,占全部贷款的13.92%,占比基本与2008年持平;农业贷款2.28亿元,占全部贷款的28.78%,比2008年增加1.19个百分点;个人消费贷款2.94亿元,占全部贷款的37.12%,占比比2008年略有上升。 (2)投向期限结构情况。从信贷投放的期限结构看,2009年短期贷款的占比较2008年降低3.36个百分点;中长期贷款由2009年26.83%上升到2009年的30.05%。 2、民间借贷方面。用途以临时性、季节性资金短缺为主,生产性、生活性费用和临时周转性资金需求为辅。 (四)贷款取得方式 1、担保方式。一是通过企业担保获得贷款。2009年该方式获得的贷款比2008年下降10.8%。二是通过担保公司担保获得贷款。2009年该方式获得的贷款比2008年下降19.5%。三是通过个人担保获得贷款。2009年比2008年下降了8.4%。 2、抵押方式。以房产、机械设备、存单、权利、品牌商标等进行抵押贷款,其中以财产抵押为主。2009年以财产抵押方式获得的贷款比2008年增长了70.71%。 (五)企业申请授信情况 企业申请授信的户数从2009年的34户减至2008年的27户,而获得授信的企业从2009年30户减至2008年的22户,2009年企业获得授信额度比2008年降低7.23%。 |
|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转到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