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
农田小水利建设投融资机制国际经验借鉴 |
作者 |
人民银行赣州市中心支行 |
调研背景 |
去冬以来,我国西南地区大旱,给农业生产和当地群众造成了巨大损失。这场大旱,虽然是自然灾害,但也凸现我国农村小水利建设和投融资机制存在不足和缺陷。美、日、以色列等国在这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对我国具有现实的参考意义。 |
调研时间 |
2010年04月 |
![]() |
(2)融资政策。一是广辟融资渠道,主要有各级政府财政拨款、联邦政府提供优惠贷款、向社会发行债券、建立政府基金、向受益区征税、项目业主自筹资金、社会团体或个人的捐赠等。二是资金融通方式与使用结构多样化。美国水利资金的融资方式表现为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并存,政府财政性资金虽然在水利资金中占据主要地位,但只有少部分财政性资金具有无偿性,大部分财政性资金通过市场化贷给非公益性水利项目有偿使用。从水利资金使用结构来看,它随不同的建设时期和不同性质的工程项目有所不同,防洪工程较多地依靠政府拨款,而水利和城镇供水项目较多地依靠发行债券。 (3)补偿政策。美国十分重视水利项目的运营成本的补偿,以保持水利项目的可持续利用。防洪和改善生态等公益性项目的维护运行管理费用主要由各级政府财政拨款或向保护区内征收的地产税开支;以供水和发电为主兼有防洪、灌溉等功能的综合水利工程,维护运行管理费用由管理单位通过征收水(电)费补偿并自负盈亏;灌溉工程在使用期限内,其运行管理费由地方政府支付,对于水利工程的折旧费,实施严格提取,并专门用于水利项目的更新改造和再投资。 2.日本 (1)投资政策:根据不同工程实施投资分摊的政策。日本的水利资金投资主体主要是国家、地方政府、农民和项目业主,国家和地方政府仅对水利公益事业进行大量投入,而把水利非公益事业推向市场,由项目业主负担,政府提供一定的补助。尽管如此,日本的水利资金投入以国家和地方政府的资金注入占据主导地位,并且水利投资一直在各类公益事业中占据首位。 (2)融资政策:实施多元化的融资。日本水利资金融资渠道主要有:各级政府财政拨款、向银行贷款、向社会发行债券、自筹和接受捐赠款项等。如,对受益农户无力支付承担的小部分投入,可向政府设立的政策性金融机构“农村渔业金融金库”贷款,年息2%至3.8%,25年分期还清。 (3)补偿政策:实施分摊补偿政策。日本的水利工程的运行管理费用的补偿一般由国家和地方政府负担一半以上(50-80%),农民负担一部分(20-50%)。对于水利工程的折旧,专门用于水利工程的更新改造。 (三)法规保证资金投入 |
|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转到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