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
金融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对策思考——以定南县为例 |
作者 |
钟贤良 (人行定南县支行) |
调研背景 |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把扶持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列为了重要内容。为掌握定南县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和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状况,进一步跟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金融服务工作,我们进行了专题调研。 |
调研时间 |
2014年3月 |
![]() |
3、辐射带动作用明显。 各类经营主体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相互促进,融合发展,采取订单生产、合作经营、土地入股等多种形式,与农户建立了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多种发展模式。 全县建成优质粮油、水果、茶叶、蔬菜、花卉、中药材、食用菌、灵芝等生产基地32万亩,生猪标准化养殖场25个,带动2.2万户农民进入产业化经营体系,提高了组织化程度,促进了分工分业和规模经营。农民通过土地入股,既享受土地分红又参与经营主体劳动获得工资收入,户均年增收普遍都在35%左右。 4、金融支持日渐加大。 据统计,截至2013年未,全县涉农贷款余额316187万元,较上年未增加46315万元,增长14.65%,连续三年超过14%的增幅;其中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贷款16885万元,较上年末增加4234万元,增长25.08%,增幅高于涉农贷款增幅10.43个百分点。 二、存在问题 1、土地流转有待稳定。 一是部分农户存在三个疑虑:对流转本身心存疑虑,担心失地,不愿流转;对流转价格心存疑虑,租金低了,农户吃亏,租金高了,种田户不划算;对流转年限心存疑虑,流出方与流入方期望值相差较大。 二是规模经营主体存在三大困难:集中连片流转难,基础设施建设难,矛盾纠纷协调难。 |
|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转到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