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仅为个人研究观点,不代表作者供职单位意见。
本站专稿 2014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稳步推进由民间资本发起设立中小型银行等金融机构,引导民间资本参股、投资金融机构及融资中介服务机构”。而在3月11日举行的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记者会上,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尚福林表示,在加强监管的前提之下,允许具备条件的民间资本依法设立民间银行,这是十八届三中全会部署的改革任务,也是中改办部署的“今年要实施的一项改革项目”。
由此观之,今后的金融改革的力度将不断加大,对分布于城乡的各类金融机构也将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本文试从当前形势,分析如何在这轮金融改革当中实现县级农村信用社的转型升级,并结合县级农村信用社共性问题提出解决的办法,期望探索出一条符合县级农村信用社转型升级之路。
一、“三把利剑”,让县级农村信用社转型升级之路变为被动式
为推动中国经济新一轮增长,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战略部署,全面启动了包括金融改革在内的各项改革。同时,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金融的异军突起,使县级农村信用社金融生态环境发生了不可预知的改变。另外,全国股份制银行、村镇银行相继进入县级金融市场,加剧了县级银行业的竞争态势,这些因素的叠加,使县级农村信用社不得不被动式地踏上转型升级之路。
(一)利率市场化挤压了银行利润。
自2012年7月20日起,中国人民银行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内容包括取消金融机构贷款利率0.7倍的下限,取消票据贴现利率管制,对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不再设立上限等。这表明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正加速深化,意味着银行间竞争将越来越激烈,竞争压力和经营压力不断加大,利差进一步缩小,县级农村信用社的高额息差的时代一去不复返。同时,根据专家学者对欧美等发达国家利率市场化的研究成果表明,在利率完全市场化后,极易引发中小金融机构倒闭潮。
(二)互联网金融分流了银行存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