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
浅谈柜面操作风险隐患成因与对策 |
作者 |
金虹 (赣州银行文明支行) |
调研背景 |
银行柜面操作风险防控已成为银行业务经营与管理的主要任务。如何从银行柜面操作风险防控入手,构建风险防控长效机制,实现业务经营安全发展?笔者通过对柜面业务操作风险隐患调查分析,结合实际谈谈个人的一点浅见。 |
调研时间 |
2012年12月 |
更多调研文章 |
如柜员自办业务问题,目前系统对此没有进行有效的控制,只是依靠柜员人为的控制,导致部分柜员忙中出错,形成自办业务,同时也给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提供了作案的便利。 (二)业务培训和制度宣讲不到位。 近年来,新的业务品种不断推出,各种规章制度也不断推出,但培训和宣讲工作跟不上新形势的步伐,导致会计主管对这类业务很难做到监管到位。 (三)制度意识和风险意识淡薄。 “重发展轻内控”的思想意识在少数支行仍存在,柜员对来自上级的错误指令不能进行有理、有据、有节的抵制,对一些违规行为产生的严重后果认识不足。 (四)后续整改工作不到位。 对于检查发现的问题,不进行深刻的剖析,不找出形成问题的根源,只以罚代替整改,导致一些同类问题在同一部门甚至同一柜员身上前查后犯。 (五) 惩处力度不大。 对违规行为和人员处理力度不够,没有把检查发现问题与绩效考核、个人从业记录真正挂钩,震慑和惩戒作用大打折扣。 三、 防控机制建设思考 (一)建立一整套完善的业务操作与制度培训机制,提高柜员自我纠错能力和各级管理人员的“人控”能力。 一是建立新业务准入制度。在上线新业务品种时,必须有完备的业务操作流程与管理制度,并先对所有一线柜员和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对重要环节进行明确的风险提示,做到“柜员懂流程、管理人员会管理”。避免“业务部门只管出台新业务,而不管后续培训与管理”的现象。 |
|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转到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