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
做好“四则”运算提升授信能力 支持苏区振兴发展 |
作者 |
陈优毅 (中行赣州市分行) |
调研背景 |
经济决定金融,金融促进经济。作为驻市金融机构,主动对接赣南苏区振兴发展战略、加大授信支持力度、与地方经济发展共振共荣,既是自身发展的现实选择,也是应尽的社会责任。下面,笔者从做好加、减、乘、除“四则”运算入手,结合赣州中行实际,对我市金融业提升授信支持赣南苏区振兴发展能力做一些粗浅的思考,以期抛砖引玉。 |
调研时间 |
2012年9月 |
![]() |
目前,赣州中行的组织对接已经到位,在《若干意见》出台后及时成立了由市行一把手为组长,公司、个金分管行领导为副组长,各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和公司、个金业务三个工作对接组,并按职责分工快速启动了工作,同时还推动省中行成立了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组织架构。 在信息对接和项目对接上,该行先行先为,通过主动走访地方党政领导及相关部门,畅通了信息管道,并以《简报》为载体打造了公司、个金重点项目信息发布、交流平台,特别是在8月中旬推动省中行在赣州召开了支持赣南苏区振兴发展座谈会,促成了市委、市政府与省中行主要领导的会见及涉及50多个重大项目对接的高层次政银合作,合作平台之高、项目之多、成果之大、社会影响之广在我市金融业并不多见,江西省中行由此成为省内第一家围绕苏区振兴发展进行实地高层对接的国有大型银行。 以座谈会的召开为契机,赣州中行还借政府之力赢得了省中行的定向政策倾斜和资源支持,尤其是授信规模和审批绿色通道方面的支持,为后续授信项目的发起、叙做和快速通过审批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是做优项目。做好立体沟通是争规模的前奏,但成功的关键在于项目本身,没有质地优良、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俱佳的项目,争规模就会成为空谈。做优项目要注重实现项目与国家发展战略、行业与产业政策、上级行授信指引、风险偏好和企业落实授信执行条件的有机统一,赣南苏区振兴发展是赣州第一个、江西省继鄱阳湖经济开发区之后的第二个国家级区域振兴发展战略,所涵盖的项目是国家政策和银行授信支持的重点。因此,做优项目的着力点在于政银企的互动操作环节,一句话,要提高授信项目的操作能力。 从政府工作的着力点来讲,要紧紧围绕企业担保难及授信过程中涉及的中介收费过高等问题进行破解,进一步优化金融生态环境;从企业的角度来讲,要着力培育诚信文化,同时加强生产经营管理,提高经营效益,改善财务报表,提高项目自筹资金能力和授信执行条件落实能力;从银行的角度来看,要想客户之所想,急客户之所急,从提升科技能力、提高管理水平、强化专业化队伍建设等方面入手,着力优化授信业务流程,努力提高授信项目叙做质量,确保授信项目一次审批通过率,最终提高授信工作效率,实现以高质量的项目赢得高匹配的授信规模并能快速有效执行的目的。 在这方面,赣州中行探索实践了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定人、定事、定目标、定时间进度的“四定工作法”,对每个授信项目的落实进程进行全面、全过程的监督、检查和指导,同时全面实行授信项目叙做限时制、质量保证制和审批进程跟踪负责制,对叙做的重大项目、重点企业还积极争取省行实施风险尽职调查同步制。 |
|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尾页 转到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