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
做好“四则”运算提升授信能力 支持苏区振兴发展 |
作者 |
陈优毅 (中行赣州市分行) |
调研背景 |
经济决定金融,金融促进经济。作为驻市金融机构,主动对接赣南苏区振兴发展战略、加大授信支持力度、与地方经济发展共振共荣,既是自身发展的现实选择,也是应尽的社会责任。下面,笔者从做好加、减、乘、除“四则”运算入手,结合赣州中行实际,对我市金融业提升授信支持赣南苏区振兴发展能力做一些粗浅的思考,以期抛砖引玉。 |
调研时间 |
2012年9月 |
![]() |
虽然通过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压缩房地产开发贷款及其他贷款使中长期贷款同比少增21.51亿元,但到今年6月末中长期贷款余额635.62亿元,仍比短期贷款余额504.02亿元多131.6亿元。 (三)在实体经济下行、授信风险加大的形势下,部分银行存在“惜贷”现象,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融资难矛盾依然突出。 二、对策 (一)紧盯源头,做好“加”法,多点叠加扩大授信规模。 做好“加”法,促进授信规模快速上量上规模,既是突破我市金融业贷存比偏低“瓶颈”的必由之路,也是有效满足赣南苏区振兴发展巨额融资需求的现实选择。 1、把握源头,政银合力,拓展存款做加法。 存款是银行发展的基础。没有存款,贷款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存款做加法需要政府与银行两方面共同发力,才能实现“加法效应”最大化。 作为政府层面:一要重点抓好赣南苏区振兴发展规划及项目的编报工作,促进《若干意见》政策效应最大化。《若干意见》淌“金”流“银”,但要真正转化为真金白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必须依靠规划和项目这两个重要载体,做好科学规划,落实经过可行性研究并报经批准的项目尤其是民生项目,中央财政转移支付资金、各项补助补贴资金、中央各部委对口支援资金、省财政配套资金及其他资金就会紧随项目的落地流入我市,从而为我市金融业提供大量的信贷资金来源; 二要大力宣导《若干意见》的政策红利以及赣州的独特优势,重点策划、组织一系列跨市、跨省乃至跨国的大型招商引资活动,形成轰动效应,打造赣南投资强“磁场”,吸引更多的世界500强、跨国公司、财团巨头和国内央企、知名企业带着项目和资金入驻赣州投资兴业,构建“源远流长”的资金池,为市内各金融机构增存提供源头活水。 |
|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尾页 转到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