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
加强案防任重道远 对鄱阳县财政资金被转移案的思考 |
作者 |
钟贤良(人民银行定南县支行) |
调研背景 |
从2006年开始,鄱阳县财政局经建股股长李华波、鄱阳县农信社城区分社主任徐德堂等人利用职务之便,逃避财政局划拨专项资金审批手续,私盖伪造的公章,提供虚假对账单等手段,前后琼吞存在鄱阳县农信社城区分社的基建专户资金9400万元。该案于2011年2月案发,时间长达5年,金额巨大,性质恶劣,在全国引起轰动,严重影响了农信社的整体形象。 |
调研时间 |
2011年3月 |
![]() |
员人员业务操作违反规章制度就是引发案件最直接的原因。 3、工作作风虚而不实。 鄱阳县财政局、农信社在案件防范工作中只图形式、走过场,没能做到求真务实,对“五防二保”工作往往陷入“谈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怪圈,没有真正把防案工作落到实处。在鄱阳县财政局专项资金被转移案中发现,该县农信社对资金划拨业务的监督审计流于形式,对转账支票上的大小写金额不一致、收款人信息错误、日期不符等漏洞百出的问题都没有及时发现,致使长达5年的案件没有得到及时制止。 4、横向业务缺乏沟通。 部分干部职工已习惯于自上而下、自成一体的管理体制,日常工作注重存款任务、贷款考核等工作考评,而忽视了会计结算、账户管理等基础工作,平时与其它金融机构、财政部门等横向单位交流趋少,遇到工作中的有些问题也不问不闻、缺乏沟通,致使因小节之错而引发大案。在鄱阳县财政局专项资金被转移案中,如果业务经办人员、农信社审计监督部门对不正常的资金划拨多留个心、多提个醒、 多与对方交流沟通,很快可以识破他们的阴谋。 5、干部考核不够全面。 近年来,基层农信社对干部职工的考核任用逐步走向了制度化、规范化、民主化的进程,但在实施过程中往往很难摆脱“唯票论”的影响,片面认为在群众中有人缘、威信高、票数高的人就一定是好干部、好职工,导致某些思想品德有问题、理想信念丧失的干部职工进入了重要岗位,为案件防范工作埋下隐患。如鄱阳县财政局专项资金被转移案,该县农信社就因徐德堂为人处事精明,聪明能干,能拉到存款等表象,骗取了大家的信任与好感,放松了对其的监督。 二、对金融部门抓好案件防范工作,确保国家资金安全的对策建议。 1、加强教育,提高超前防范意识。 一是金融部门的各级领导要有“防范胜于救火,责任重于泰山”的理念,并以实际行动守职、履职、尽责。二是要紧紧抓住“以人为本”这一管理精髓,用身边活生生的事实和案 |
|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转到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