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
实施稳健货币政策,促进赣州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
作者 |
吴梦怡 (中国人寿保险赣州分公司) |
调研背景 |
2011年是执行“十二五”规划的第一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2011年的经济工作作出全面部署,强调了“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保持经济平稳健康运行”的主要任务,并适时对宏观调控政策进行调整,提出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 |
调研时间 |
2011年10月 |
![]() |
型通胀有奇效。在具体执行的每个环节上,微调性货币政策蕴涵大智慧。比如,3月日本大地震,为避免伤及实体经济,央行果断上调准备金率,以切实保护国内经济稳健运行。而上周,央行又则断然采用加息举措,可以收“一石二鸟”之效:既向社会传递中央调控房地产的决心,也贯彻了在总体上抑制输入型通胀的意图。 货币政策微调,既是经济增长的需要,也是社会稳定发展的需要。货币的适量供给和通胀的有效控制,原本是很容易顾此失彼的两难矛盾体,任何一头解决不好,都会很快影响和传导到经济的其他方面。以笔者的理解,今年通胀警戒线定在4%是中央严谨考量的结果,这个目标到年底一定能实现。观察历史上的通胀运行情况,凡物价上升比较快的阶段,通常在通胀的中后期,其势虽猛却已是强弩之末。当前,造成通胀的根本因素已开始逐渐瓦解,甚至趋于缓慢消失。因此,尽管国际油价居高不下,输入型通胀魅影再现,但对通胀程度及延续性则已大可不必过度高估。或者可以说,通胀回归常态已为期不远了。总体上,二季度CPI极有可能从1、2月4.9%的高点逐渐向下波动。如果3、4月CPI在政策干预下能摆脱外部输入型因素干扰,最终不超越4.9%峰值,那基本上就可以认定通胀趋于缓解,货币政策向保障经济增长微调的时机便趋于成熟。 为了真正抑制住3月、甚至4月的CPI上升势头,最好的办法就是在延迟一个月之后加息。央行4月5日提前发布经济数据并宣布第四次加息,是货币政策的前瞻性行为。由此可以判断,这或许是上半年最后一次加息。 与此同时,面对公布房地产调控目标的最后期限,许多地方政府不约而同地把调控目标和GDP增幅相挂钩,反映出地方政府仍过度依赖“土地财政”,似还缺乏清醒认识宏观经济大局的能力,有必要去认识经济去房地产化的必然性。如果未来中国经济发展能“好字当头”,则增长率放缓到7%左右的中低速可能性很大,经济“去房地产化”会必然地带来阵痛,货币政策有必要“精确制导”以防范风险。假设很多行业未来五年依然保持现在的发展水平,而房地产行业呈现负增长,经济转型在调结构的状态下会平稳度过,这将是整个社会的绝佳选择。如果房地产领域的这个变化在货币政策催化下缓慢出现,那么当前我们所担心的通胀、物价等诸多问题,在某种程度上都将迎刃而解了。 面对当前居民消费价格水平上涨过快和一些大中城市房地产价格过高的问题,不仅影响宏观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影响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步伐,而且影响千家万户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因此,保持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既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宏观调控最紧迫的任务,也 |
|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转到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