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
实施稳健货币政策,促进赣州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
作者 |
吴梦怡 (中国人寿保险赣州分公司) |
调研背景 |
2011年是执行“十二五”规划的第一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2011年的经济工作作出全面部署,强调了“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保持经济平稳健康运行”的主要任务,并适时对宏观调控政策进行调整,提出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 |
调研时间 |
2011年10月 |
![]() |
涨;另一方面可以保持适当的货币供给,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此外,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会对我国金融领域造成冲击,需要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以更好地加以应对。 三、货币政策转型和微调的重要意义 货币政策转型,是国家审时度势确立的大政方针,是未来经济发展中确定性的大趋势,但转型过程中路径选择的小趋势,则需要在机动灵活层面做足“又好又快”的大文章。要是尊重内外部环境变化的现实,转型的步伐完全可以“世易时移”因势而变,防止经济在短时期内下滑过快就是关键,采取适度、高频、精准、高技术含量的微调方式,通过数量上不断地积累来渐进地达成目标将是首选,从而代替过去那种“迈大步”、“急刹车”的一步到位手段,确保经济发展在“不伤筋动骨”条件下实现平稳软着陆,一定意义上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创造稳健的金融环境。相比较而言,短期内要是经济下滑过快产生问题,将可能比通胀高位盘旋更加严重和尖锐。要妥善解决好前者,代价和成本将会更高,难度和复杂性也是空前的。 四、货币政策转型的主要措施 货币政策由适度宽松向稳健转型,把握强度和力度至关重要,需要贯彻“世易时移变法亦矣”尊重客观的大智慧。尤其,当前国内外环境出现了很大变数,外部突发性事件接二连三,多种因素纠结不断冲击和扰动国内经济,先有日本大地震爆发灾难性因素,直接传导对经济发生重大影响;后有利比亚空袭事件破坏性因素,间接波及对国企经济活动产生影响。地区性局势动荡刺激油价飙升,油价攀上百元大关并上升,导致国内输入型通胀压力大增,致使对实体经济的真实影响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大,一旦处理不当,将对复苏中的经济造成致命伤害。在这种国际环境条件下,货币政策实际上可以腾挪的空间很有限,显然更需要冷静观察,以灵活审慎的应变能力谨慎应对。可见,微调比单纯强调大刀阔斧的“执行力”应该更有效。 在特殊的经济阶段,货币政策侧重点不仅可以有所转移,而且在操作层面还可以更有针对性地微调为主。当物价上涨频率过高时,服务于“抑通胀”的基本宗旨,货币政策非得把稳定物价放在首位不可。当国内物价走势基本趋缓时,货币政策最好能有所转移,通过自动调节不让经济瞬间“失速”,而是设法让经济缓慢刹车而减速。让整个经济继续在良性、可控的轨道上发展,加息就是利率变动中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在最优化的结构匹配下对抗输入 |
|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转到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