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赣州政经 >> 正文内容

文化引领新风向——龙南县文化热点现象走笔

来源:赣南日报    作者:赖蓉 特约记者傅亮    发布时间:2011年10月18日

    当经济发展由调整期进入提升阶段时,县域经济增长的支撑点是什么?当第三产业需要提高占GDP的比重,当百姓精神生活需要提升幸福指数时,什么是风向标和助推器?龙南县委书记谢宝河的回答是:文化软实力。

  日前,记者在龙南县进行了采访,寻找该县文化热点背后的秘密。

  围屋迎来发展春天

  2011年,龙南客家围屋受到格外关注,频频成为新闻的聚焦点:

  7月,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直奔龙南,面对原汁原味的客家围屋,提出了围屋保护与旅游开发相结合的要求。

  9月,在关西新围,文化部部长蔡武赞叹围屋是客家文化的“活化石”,强调要加大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

  不久前公布的市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将启动赣南围屋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10月下旬,以围屋和旅游为主题的“第四届中国·龙南客家围屋文化旅游节”即将拉开序幕。

  多年来,龙南县致力于客家围屋的保护、开发和利用工作。早在2006年,该县就全面展开客家围屋普查工作,建立了档案,掌握了全县客家围屋的“家底”。尔后,积极进行文物申报,关西新围、杨村燕翼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获得了上海大世界基尼斯纪录授予的“拥有客家围屋最多的县”荣誉,打响了“中国客家围屋第一县”的品牌。

  在保护中合理开发利用。该县本着“整体规划、突出特色、保护原貌、循序渐进”的原则,打造了关西围、渔仔潭、栗园围、沙坝围等围屋精品,并串点成线,形成了龙关线、横黄线两条围屋旅游线路。其中,关西围和栗园围分别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和国家3A级旅游景区。

  如今,赣南围屋即将开展申遗,龙南围屋数量占了全市的五分之三,集中了最具代表性的几种类型,是申遗的主要工作县。

  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更是一次前所未有的挑战。

  龙南县相关部门积极投入到围屋申遗工作中,376座古老沉寂的围屋迎来了发展的春天。

  文化旅游比翼飞

  国庆期间,到龙南旅游的客人络绎不绝,逛客家围、听山歌、喝酿制米酒、爬小武当、泡汤湖温泉、住九连山,客家文化和生态美景让游客们流连忘返。

  “文化与旅游比翼齐飞”成为龙南给珠三角游客留下的新印象。

  今年,龙南县新一届领导班子提出“努力建设文化旅游大县”,第一次把文化和旅游并列在一起,上升到战略性产业层面的高度。

  如何推进文化和旅游的深度融合?该县专门召开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咨询会,请来多位省市“文化高参”出谋划策。依托深厚的客家文化底蕴和独特的生态资源,该县打出“客家”和“生态”两张牌。在围屋文化旅游中,编印了一套客家文化丛书,编排了一台客家经典节目,制作了山歌碟片,还突出“一围一品”,强调客家文化品位,如关西新围定位为建筑文化和经商文化;渔仔潭围建成客家酒堡,融酒文化和艺术创作为一体;沙坝围开辟为深圳大芬村油画驿站。在推进生态文化旅游中,着重高起点、高标准规划和开发“三山两泉一中心”旅游项目建设,“三山”即九连山、小武当山、安基山的生态旅游开发;“两泉”,即临塘乡的汤湖温泉和程龙镇的豆头温泉;“一中心”则为建设包括文化展示、导游服务中心、咨询中心、旅游商品购物超市等于一体的旅游集散中心。

  “现在,龙南已跻身全省13个重点旅游县之列,今年接待游客数有望突破100万人次。今年1月至9月,全县文化旅游产业收入6.42亿元,占GDP的比重达11.08%,对县域经济增长的拉动力明显增强。”龙南县旅游局局长徐成告诉记者。

  文化融入百姓生活

  日前,龙南县桃江乡山歌剧团团长陈科发喜上眉梢,放开歌喉唱起了山歌。他说自己为两件事高兴:一是由剧团自编自导自演的山歌电视剧《杨梅红》拍摄杀青了,一是“江西客家山歌艺术之乡”花落龙南。

  被誉为“山歌王”的陈科发是该县着力培养的农村文化能人,像他这样的乡土人才县里还有很多,如乡土作曲家郭显治、农民诗人李邦镜、女鼓王朱梅凤等。

  这是龙南县创办群众文化的一个缩影。

  让群众共享文化成果,让文化融入百姓生活。该县通过培育文化人才、拓展文化阵地、开展文化活动织起一张全民参与的群众文化网络。

  要有风风火火的群众文化,就必须有给力的文化带头人。该县面向全国招录了17名大学毕业生,担任乡镇专职文化站长;在全省率先创办了新妇女学校,培训了近千名妇女文化骨干力量;创建了文化能人培训基地,培养了540多名文化能人。在他们的带领下,全县涌现出300多支群众文化队伍,每年开展2000余场文化演出。

  “给老百姓一个舞台,就能创造一个群众文化的神话。”龙南县文广局局长徐晓虹深有体会地说。走进县城,走进乡村,处处可以看到人们或跳起交谊舞,或舞起太极扇,或放声朗诵。现在,全县已建成9个乡镇综合文化站、102个农家(社区)书屋、79个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村级服务点,投资3.4亿元集图书馆、博物馆、影剧院、文化馆等于一体的龙南县文化艺术中心也正在加快建设中。

分享:

来源:赣南日报

责任编辑:肖春华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