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金融公司 >> 正文内容

沪市有色金属公司2024年业绩预告“成绩单”亮眼 龙头企业展现产业韧性与活力

来源:证券日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25年02月07日

    本报记者 毛艺融

    2025年开年,沪市有色金属行业交出一份亮眼“成绩单”,在全球经济复苏预期升温、政策红利持续释放的驱动下,行业整体业绩强劲增长。沪市29家有色金属公司披露2024年业绩预告,其中22家实现预增、扭亏、减亏等,报喜率达75%。

    根据业绩预告上限测算,累计盈利770亿元,同比增长64%。紫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紫金矿业”)、洛阳栾川钼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洛阳钼业”)、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铝业”)等龙头企业更是以“加速度”领跑市场,展现出中国资源产业的韧性与活力。

    业内人士表示,考虑到2025年有色金属消费需求仍有较强支撑,预计有色金属价格仍有望走强。

    有色金属价格全线上涨

    多品种表现亮眼

    2024年,有色金属价格呈现全线上涨态势。黄金、白银等贵金属涨幅超20%,铜、锌、锡等工业金属涨幅超10%。各类金属价格纷纷上涨,成为推动行业业绩增长的主要动力。

    “黄金价格上行推动公司利润上涨。”山东黄金矿业股份有限公司预计去年归母净利润上限32亿元,同比增长37.46%。紫金矿业、赤峰吉隆黄金矿业股份有限公司、西部黄金股份有限公司等黄金企业均实现超50%的业绩增速。

    全球铜矿供应缺口扩大,新能源与AI需求爆发推动铜价中枢上移。紫金矿业2024年度矿产铜107万吨,较去年增长6万吨。洛阳钼业表示,公司业绩大幅上升的原因,主要是产品铜钴产销量同比实现大幅增长,叠加铜产品价格同比上升等。

    此外,铝业“供需共振”,需求端新能源车、特高压等领域需求提升,行业步入“量价齐升”新周期。

    铝锭及氧化铝粉价格受市场影响上涨幅度较大,山东南山铝业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全产业链的铝深加工企业,业务发展态势较好,2024年预计归母净利润上限48.64亿元,同比增长40%。

    中国铝业发挥全产业链优势,实现高产稳产优产,实现归母净利润上限130亿元,经营业绩或创成立以来最佳。

    积极扩产加码海外市场

    龙头“大象起舞”成常态

    从“资源为王”到“技术制胜”,从“国内深耕”到“全球拓疆”,沪市有色金属不断构建新质生产力,实现全球话语权的提升。

    紫金矿业一直以来积极布局全球矿产资源。近期137亿元收购藏格矿业控制权,将培厚公司主营金属品种铜、锂资源储备,叠加公司拥有的“两湖两矿”世界级锂资源储备,有望推动公司整体成为全球最重要的锂生产商之一。

    “公司从一家县城小厂成长为千亿市值的世界矿业巨头,也是目前唯一掌握世界级金属贸易平台的中国矿业公司。洛阳钼业矿山资产位于亚洲、非洲、南美洲,同时公司旗下IXM的基本金属贸易业务位居全球前列,覆盖80多个国家。”紫金矿业董事会秘书徐辉表示,随着主要产品产量持续大幅提升,公司跻身全球前十大铜生产商序列,保持第一大钴生产商地位。

    业内人士认为,这些企业通过并购,不仅实现了资源的有效整合与规模的迅速扩张,还在技术、市场、管理等多方面实现了协同效应,推动有色金属行业加速向高端化、集约化发展,在全球产业链中占据更为有利的位置。

    绿色低碳、发展新能源

    有色行业实现转型升级

    在全球实现“双碳”目标的大背景下,能源绿色转型及发展新能源是大势所趋,沪市有色金属公司从节能降碳改造、数字化智能化升级等方面协同推进,实现转型升级。

    “目前公司数控化率由2015年的19.8%提升至如今的53.6%。”西部矿业股份有限公司表示,公司大力推进智慧矿山建设及推广,新增5G专网基站20座,为5G全连接矿山筑牢基础。通过持续推进井下采掘面智能化改造,进一步加大井下生产安全及生产效率的提升。

    云南驰宏锌锗股份有限公司表示,将加快对主力矿山、重要冶炼基地提升改造。将落细落实“双碳”目标,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实现一般及以上突发环境事件为零,污染物达标排放率100%,危险废弃物合规处置率100%。

    金徽矿业股份有限公司表示,公司在徽县江洛矿区计划投资约50亿元,建成年采选铅锌矿石300万吨的绿色矿山。公司依托协同创新基地和企业研发中心,开展研发项目60余项,获得国家专利认可30余项,尤其是在选矿技术上取得突破性进展,铅、锌综合回收率分别达到92.20%和95.65%。

分享:

来源:证券日报

责任编辑:无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