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赣州政经 >> 正文内容

不快不行不转不行不好不行 二论贯彻落实市第四次党代会精神

来源:赣南日报    作者:黄明哲    发布时间:2011年09月22日

    市第四次党代会报告指出:“未来五年是赣州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期。面对各地竞相发展态势,赣州经济社会发展不快不行、不转不行、不好不行。”

  赣州经济社会发展不快不行、不转不行、不好不行,是对当前发展形势的清醒认识,是我们对自身发展现状的清醒认识,是我们对今后发展任务的清醒认识。在新的形势下,无论发达地区还是欠发达地区都在大力调整结构,不断改革创新,积极抢占新的发展制高点,你追我赶,奋勇争先。形势、任务和差距告诉我们,坚持加快发展、推进转型发展意义重大,要求紧迫,已经刻不容缓。我们一定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市第四次党代会精神上来,审时度势,抢抓机遇,乘势而为,在加快发展中推进转型发展、结构调整,在转型发展中实现加快发展、进位赶超。

  不快不行。我市“后发展,欠发达”的基本市情没有改变,经济基础差、发展速度慢的落后状况没有根本转变。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部分主要经济指标离全国、全省平均水平还有较大差距。GDP、财政总收入不管是总量、增速还是人均值均低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农民人均纯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也低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二是部分主要经济指标与周边城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在邻近的赣粤闽湘4省9市中,我市尽管总量指标领先,但由于人口基数大,主要经济指标人均值排名基本靠后。 三是离全面小康社会目标任务还有较大差距。中央提出,到2020年实现全面小康。但按现行发展速度,我市将难于和全国、全省同步迈入全面小康社会。如果要实现同步小康,需要保持GDP年均13%以上的较高增速,而全省只需9%,全国只需6%。坚持加快发展,是当前我们最重要、最紧迫、最艰巨的任务。唯有加快发展,才能与全国人民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

  不转不行。转型发展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必须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对于后发展、欠发达地区来说,往往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更加突出,更需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既是时代潮流,也是现实需要。国内发达地区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一方面要千方百计谋发展,另一方面,还必须坚持发展的科学性,要谋求一种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由粗放型向精细型转变,由高消耗低效益向低消耗高效益转变,由生产初级产品向精深加工转变。可以说,转型发展是“后发展,欠发达”地区追赶发达地区的捷径,只有做到了转型发展、科学发展,才能够把“后发”的劣势转化为优势,变被动为主动,实现社会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不好不行。加快发展、转型发展犹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缺一不可。这是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中之重,这是当前乃至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我市社会经济发展的特点。这种特点是由国家宏观大背景与我市微观小环境所决定的。我们要进行“双重革命”:一方面是进行工业化革命,要咬定工业不放松,千方百计加快发展步伐,尽快解决总量不足的问题;另一方面也要进行现代化的革命,努力解决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问题。我们既要做发达地区十年甚至二、三十年前做的事,也要做发达地区现在正在做的事。可以说,责任重大,任务艰巨,使命神圣。加快发展是“补课”,尽快扩充经济总量。转型发展是潮流和方向,努力实现以最小的代价获取最大的效益。只要我们一手抓发展,一手抓转型,两手都要硬,就能够少走弯路,在促进快速发展的同时保护好生态环境,实现我市社会经济快速健康和谐可持续发展。

  不快不行、不转不行、不好不行是一把尺子,这把尺子衡量的是紧迫感、危机感和责任感,体现的是创新意识、开拓意识、进取意识。我们要牢牢把握坚持加快发展,推进转型发展,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比学赶超的昂扬斗志和科学务实的工作作风,以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劲头,一件一件地去推动、去组织、去落实,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提速、提质、提效,发展规模、发展层次和发展水平加速跨越,建设创业、宜居、平安、生态、幸福赣州。

分享:

来源:赣南日报

责任编辑:肖春华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