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财经要闻 >> 正文内容

有分析称:端午节前后是加息时间窗口

来源:中国金融网    作者:佚名    发布时间:2011年05月28日

  报告称端午节前后是加息窗口

  新华08昨日发布报告称,预计5、6月份CPI将进一步攀升,全年物价水平很可能超过2007年。基于政策操作的历史规律,并结合近期短期国债流标等情况,预计央行可能再次加息,端午节假期为政策出台的重要时间窗口。报告称,考虑到6月公开市场到期量超6000亿元人民币,预计6月央行仍将上调存准率。

  6月再迎加息时间窗口 债市面临大幅调整压力

  近期食品价格全面加速上涨,多家券商机构预计5月份CPI同比有望创新高达到5.5%,而6月份突破6%属于大概率事件,市场对进一步加息的预期显著增强

  分析人士指出,本轮加息周期启动至今,央行维持隔月加息的频率,6月将再次迎来敏感的加息时间窗口 若按照央行节假日“加班”的习惯,端午节可能是最为敏感的时间窗口,次之是5月数据出台前后

  从商务部公布的食用农产品价格指数来看,截至5月前2周,粮食类涨幅0.5%低于去年全月的0.9%,但与去年5月前2周涨幅持平;去年环比下跌的食用油类、肉类、禽类和蛋类则出现环比上涨;蔬菜类价格下跌幅度明显低于去年同期;去年同期环比持平的水产品类出现一定的上涨;水果类由于数据缺乏而暂无比较

  种种迹象显示,若食品环比不出现明显下跌,那么5月CPI很可能回到前期高点甚至是创出新高 这也增加了6月进行第5次加息的可能性,对债市的走势将构成一定的压力

  债市方面,截至26日,3个月、1年期央票二级市场收益率与发行利率利差分别为24.17BP和2.25BP,均有扩大的趋势,央票的低收益率加上加息预期,若不提高发行利率,则吸引力的下降肯定将造成政策力度的减弱,加之6月底过万亿的流动性释放,辅以经济数据发布后通胀压力依然强大的局面,加息的可能性正在逐渐加大

  资金方面,6月将迎来公开市场操作最后一次的投放高峰,下半年资金到期呈逐步减少趋势,上半年持续的资金推动将在下半年逐步演变为资金压制,显然对市场而言是较为不利的

  不仅如此,根据银监会最新监管要求,6月起商业银行日均存贷比将不得高于75%,加上当前执行的21%的法定准备金率,商业银行资金头寸几乎没有空余

  国海证券固定收益研究员李杰明指出,目前央行的政策信号不甚清晰 5月12日,3年期央票意外重启,当晚公告进一步上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比正常的周五晚间公告提前1天 然而周末政府并没有重大会议举行或其他重磅消息公布

  更出乎市场意料的是,3年期央票仅发行1期便再次销声匿迹 5月央行的政策信号不清晰,也容易让人产生混乱,由此后续货币政策取向仍需做进一步跟踪观察

  在目前的通胀形势下,第5次加息仍存在较大的可能性,对于利率产品而言,无疑将继续被央票发行利率封杀想象空间 而央行一旦进行第5次加息,届时将对利率产品产生10BP以上的上行压力 相对于利率产品,信用债依然是现阶段较优的选择 信用利差的加大对于投资者而言将是最好的利率安全垫,而偏高的利息收入对利率风险的抵御有明显效果

  申银万国证券固定收益分析师屈庆亦表示,如果6月央行宣布加息,则短期内利率产品面临调整,但是信用产品的绝对收益率高,具有防御性

  需要关注的是,在公墓基金获准投资中票的通知下发后,二级市场中票受此利好消息的提振,收益率出现全线下跌 目前中票占债券存量的比重为8.2%,占信用债存量比重达到36.9% 可见,公墓基金未来固定收益类投资选择将大幅提高 而关于中票对公司债投资或形成挤占的看法,有业内专家认为,虽然中票具备流动性好的优点,但公司债回购便捷的优势同样明显,可见两类投资标的各有优势

  对于银行间信用债来说,尽管基金获准投资中票构成长期利好,且业界普遍看好下半年整体债市的走势,但短期内并不建议将此作为投机的参考 具体到期限选择上,大部分券商建议控制在5年以内 首先,目前中长端收益率曲线较为平坦,5年以上的收益率增加不明显,而骑乘效果5年以内要明显优于5年以上 再者,未来利率走势仍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控制久期是较佳的投资选择。(新华网 杨溢仁)

分享:

来源:中国金融网

责任编辑:肖春华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