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财经要闻 >> 正文内容

火电设备闲置上亿千瓦 经济下行造就虚假电荒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作者:定军    发布时间:2011年05月25日

一面是“电荒”,一面却有上亿千瓦火力发电设备处于闲置状态。而这可能是经济整体下行的征兆。

目前全国火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与实际全部时间的比例在60%,即有40%的时间未被利用,以此计算,目前全国大约有2.8亿千瓦的火电装机容量处于闲置。

据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热电分会顾问王振铭测算,即便扣除其中正常检修和备用停机的部分,在全国7亿千瓦火电总装机中,有7000万到1.4亿千瓦处于非正常闲置状态。

火电企业大面积亏损,缺乏发电积极性,被认为是火电设备闲置的主因。为此,国家发改委近日决定将湖南、贵州、江西等省份的火电上网价格每千瓦时上调2分,以缓解火电企业的亏损压力。

但实际情况或许并非如此。

中国电力工业联合会发布的数据,今年1-4月份全国火电发电小时为1734小时。厦门大学能源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据此预计,今年全年火电发电小时可能只有5300小时,与经济过热的2004年的5900小时差距巨大。

“经济整体在缓慢下行,才是大批发电设备闲置的真正原因,调高上网电价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闲置问题。”国泰君安总经济师李迅雷告诉记者。

火电异常检修设备闲置上亿千瓦?

根据中电联的数据,今年1-4月份,全国发电设备累计平均利用小时为1530小时,比2010年同期增长21小时。其中火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为1734小时,同比增长20小时。

按1-4月份共有2800多个小时计算,则火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与实际全部时间的比例大约在60%。即有大约40%的时间未利用。

中电联的数据称,今年4月底全国火电装机容量达到71721万千瓦,按40%的未利用时间比例测算,全国可能有2.8亿千瓦火电设备处于闲置状态。

但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统计部主任薛静不认同这一算法。她告诉记者,许多火电设备未能投入发电,一个重要因素是目前全国大量的火电设备处于检修状态。如果现在不检修,到接下来夏季用电高峰时,这些设备都顶不上去,那样夏季缺电会更加严重。

“实际上今年的火电发电小时比去年还有所增加,所以不能说明闲置如何地严重。”薛静说。

关于检修一说,本报记者采访部分火电企业,得到的说法是,电力设备停止生产,有的确实是为夏季发电作准备的正常检修,但也大量存在非正常的检修,叫做“停备”。

“这些停备是因为煤炭价格高,发电越多越亏损,故意以检修为名停止发电。但外界很难分清哪些是合理正常停机,哪些是非正常停机。”一位发电企业人士说。

以湖北省为例,据该省经济和信息化部门介绍,5月23日全省41台20万千瓦及以上机组开27台,停机14台。目前湖北火电装机总容量为1400万千瓦,停机410万千瓦,停机比例为34%。

“目前的停机属于正常的状态,留下更多的火电检修,是为了应付夏季发电用。” 湖北省经济和信息化部门的一位人士表示。

湖南目前的火电装机有1400万千瓦,前不久开机为700万千瓦,近期随着上网电价上调,开机率在增加。而即便50%的停机率,湖南电网电力交易中心高级工程师欧阳永熙仍然认为“太低了”。

“平常的年份,现在火电停机率应该在90%以上。在江河丰水期,全省只开5台30万千瓦火电机组,其余的全部停机,这是为了配合水电。” 欧阳永熙说。

对此,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热电分会顾问王振铭告诉记者,一般电力企业需要有备用的容量,这包括负荷备用,事故备用,检修备用容量,分别为最大发电负荷的2%-5%,10%,8%-15% ,除此之外的停机为非正常的容量。

按此计算,目前闲置的40%的发电设备利用小时,去掉20%-20%的正常的“备用”,可能有10%-20%的发电设备处于闲置。这就是说,7亿千瓦火电总装机,总共有7000万到1.4亿千瓦,处于非正常闲置。

虚假“电荒”、经济下行?

那么,在国家发改委上调部分省份火电上网电价后,火电设备的闲置能不能减少呢?

中电联火电分会顾问郑鸿翔对此不表乐观。她指出,现在全国的全社会用电已经出现环比负增长。根据中电联的数字,4月份全国全社会用电量3768亿千瓦时,比上月的3888亿千瓦时有所下降。

分享: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责任编辑:肖春华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