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赣州金融 >> 正文内容

为脱贫攻坚提供金融助力
——赣州市农商银行倾情服务精准扶贫纪事

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作者:刘云 钟瑜    发布时间:2020年07月06日

    率全省同业之先,创新推出农村“两权”抵押贷款,让广大农民的沉睡资产变成增收资本;金融服务实现村级全覆盖,让边远乡村农户也能享受到基础金融利好;党员示范实现基层网点全覆盖,为助力脱贫攻坚立起标杆……近年来,赣州市农商银行每年以全市27%左右的存款资金量,发放全市90%以上的农户贷款、40%的小微企业贷款和55%的惠农信贷通等“五通”贷款,为我市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金融助力。
 
  助兴产业,告别贫困走向致富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近日,记者走进信丰县古陂镇农伯乐蔬菜专业合作社,看到合作社负责人赖焕华正与福建同行交流大棚蔬菜经营,一旁的员工则忙着将刚刚摘下打好包的辣椒、茄子装车外运,窗外一望无际的大棚整齐排列,看不到尽头。赖焕华说,得益于信丰农商银行的大力支持,他的蔬菜基地从2009年的10亩扩大到现在的3000亩,近百户贫困户通过承包大棚和来此打工实现了脱贫、走上了致富路。
 
  这,只是全市农商银行以金融助力推进产业扶贫的一个例子。
 
  乡村产业兴,百姓富路长。近年来,全市农商银行创新推行“产业扶贫信贷通”,对全市229个乡镇实行金融精准扶贫责任包干,向12万建档立卡贫困户发放产业扶贫贷款85亿元。根据不同地方产业发展状况,适应不同产业资金需求特点,推出“脐橙丰收贷”“油茶贷”“家具贷”“百福小水电贷”等一批特色金融产品,有力地支持了当地脐橙、家具、制衣、蔬菜、白莲等主导产业的发展。在信丰县铁石口镇,该县红瓜子协会负责人王帅告诉记者,红瓜子是信丰的传统产业,去年总产值逾3.5亿元,在农商银行的持续支持下,现在仅铁石口就有176家红瓜子生产户、4个筛选厂,从业人员有300多人。他家的红瓜子也从日产十几斤发展到现在日产4吨左右,通过吸纳贫困劳动力进厂上班等,直接带动几十户贫困户实现脱贫。
 
  为压实精准扶贫工作责任,赣州市农商银行要求市内各家农商银行从组织领导、责任包干、改进作风、宣传引导、督查考核等五个层面构建工作机制,采取“金融+”模式,将贫困户“扶上马、送一程”。采取“每旬一排名、每月一通报、每季一督导、半年一考评、全年一总结”措施,考核精准扶贫工作,对工作进度慢、任务完成缺口大的成员行,定期约谈其主要领导。至今年5月末,全市农商银行共向贫困户直接发放贷款63亿元,扶持11万贫困户脱贫致富;以“贫困户+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方式,向440户带动型企业发放贷款22亿元,带动2.3万户贫困户脱贫致富;发放“财政惠农信贷通”84.36亿元,惠及贫困户4.5万户;发放扶贫与移民产业贷款2.2亿元、农村危旧土坯房贷款1.1亿元、“金富通”8500万元、“油茶贷”6117万元、“光伏贷”554万元,共惠及贫困户4350户。 
 
  助教兴学,割断贫困代际传递
 
  赣县区田村镇兰芬村,青山环绕,绿树重重,建设一新的村小学,让周围村落学童有了安心学习的场所。村小原综合楼为水泥预制块建成,楼顶盖瓦,遇上恶劣天气,风吹瓦翻,时常漏水,学生学习、教师生活极不方便,就学学生5年内从120多人锐减至21人,大部分孩子都转到离村较远的镇中心小学去了,留在村小就读的基本是父母外出务工的留守儿童。赣县农商银行得知这一情况后,为村小捐资50万元建成新的综合楼,并添置了电脑、打印机、热水器等,为该校师生的教学、生活提供了更好保障。
 
  助教兴学,旨在割断贫困代际传递。近年来,赣州市农商银行要求市内每家法人农商银行对接扶持一所希望小学,并纳入年度量化考核。瑞金农商银行捐资50万元助建武阳镇武阳村小,新建了教学楼,音乐室、美术室、航天模拟室和计算机室等,一应俱全,让当地学童享受到更优质的教学资源。还有,赣州市农商银行捐助南康区龙岭镇小学30万元,信丰农商银行捐助该县第四小学50万元,石城农商银行捐助该县琴江濯坑小学和屏山亨田小学30万元,龙南农商银行捐助该县程龙中心小学20万元……近三年,全市农商银行累计捐资1360万元建设校舍、购置桌椅、订购图书等,为贫困孩子的成长成才创造更优条件。
 
  摆脱贫困,扶智为上。为助力贫困家庭孩子提高文化知识水平,赣州市农商银行每年组织人员深入高中校园,在各县(市、区)挑选100名品学兼优的贫困家庭高中生,资助每人每学年1200元直至高中毕业,共向6800多名、1.1万人(次)贫困高中学生捐资1300多万元。从2016年开始,该行还通过开展“金秋助学”活动,让近千名贫困大学生得到总计490多万元的助学资金。
 
  注入活水,滋润农村惠泽农民
 
  “以前打摩的去镇里取款,去20元,回20元,领两三百元就去掉40元。现在好了,银行服务延伸到家门口,到隔壁就可以取钱了。”现年89岁的赣县区田村镇兰芬村村民谢世春告诉记者。这是赣州市农商银行村级普惠金融服务站给村民带来的便利。
 
  金融资源大多集中在城市,如何让地域最广阔、人口最庞大、经济较薄弱的农村享受到同等的基础金融服务?如何让贫困农民利用金融工具实现脱贫致富?赣州市农商银行的决策者认识到,积极发展普惠金融,是政治任务,是社会责任,也是战略抉择。
 
  2016年,省联社赣州辖区党组提出实施“扩面、增额、提效”三大工程,作为开展普惠金融的总抓手。在扩面过程中,全市农商银行采取“一月一村、整村推进”模式,由所在农村网点集中一个时期派人逐村挨家入户,批量调查、批量授信、批量抓好贷后检查。为扩大惠及面,让涉农和小微客户对信贷资金触手可及,全市农商银行完善小额信用贷款等原有信贷产品,并针对大多数农户手中最大资产是农房和承包耕地的现状,率全省同业之先,在会昌县开展农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试点,在赣县区、信丰县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让农村闲置资产变现,点燃农民创业希望。去年6月,针对城乡自然人和个体工商户,又推出了“百福易贷”和“百福鑫贷”两款纯信用贷产品,只要道德操守良好且无不良信用记录,自然人可申请3万元以内的“百福易贷”,个体工商户可申请20万元以内的“百福鑫贷”,一年来累计发放两款纯信用贷8.5万笔共计31亿元。
 
  普惠金融服务,犹如脉脉活水,滋润农村、惠泽农民。截至今年5月末,全市农商银行贷款客户达55万户,占全市家庭户数的20.5%,其中覆盖农户23%,较三年前分别提高5.43%、1.84%。
 
  除了资金投入,全市农商银行还努力提高村民金融意识,每家乡镇网点依托村小、村“两委”办公楼、农村祠堂等,定期举办金融夜校;依托农村小卖部、小超市和小诊所等人员密集、交通便利场所,建立村级普惠金融服务站,让农民享受更便捷的金融服务。目前,全市农商银行已设立普惠金融服务站5236个,月均交易数达15.9万笔3731万元。  
 

分享:

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责任编辑:梅茜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金共赢(赣州)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金资讯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