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
县级政府融资平台债务风险可控(石城个案) |
作者 |
李书文(人民银行石城县支行) |
调研背景 |
2009年,在宽松货币政策的推动下,全国全年贷款总量达到创纪录的9.59万亿。据称,有超过四成的贷款流入了地方政府的融资平台,地方政府债务陡增,潜在的债务风险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金融监管当局更是把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列为今年银行信贷风险防范的首位,各金融机构开始控制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新增贷款。县级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情况如何?是否存在隐性债务风险?人民银行石城县支行就此问题选择了石城县政府融资平台——石城县城镇建设投资经营有限公司进行了典型调查。 |
调研时间 |
2010年06月 |
![]() |
供良好的硬件环境,通过招商引资推进工业化。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进程,就是创造GDP增长的进程,也是地方政府政绩实现的主要机会与途径。因此,尽管石城县政府融资平台形成时间较短,但发展迅速。至2009年12月31日,县城建公司总资产78544万元,总负债 32308万元,经营收入7400万元,实现账面利润1453万元。 从负债水平看,资产负债率为41.12 %。其中,流动负债22498万元,占69.64%,长期负债占30.36%。据国开行测算,地方融资平台平均负债率在150%,有的地方甚至高达400%,国际上这一指标平均为80%-120%。 从偿债能力看,石城政府融资平台负债规模为32308万元,2009年GDP为205018万元,地方财政收入12587万元,加上转移支付中的非专项部分,可支配财力约为36000万元。负债规模占GDP和地方可支配财力的15.75%、89.74%,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这两个指标的全国平均水平约是40%和2-4倍) 众所周知,政府融资平台的主要偿债来源是土地出让收入。目前,石城县政府融资平台储备土地500多亩(均为综合用地),根据城镇建设总体规划,全部为住宅区建设和新建商品房用地。按照县政府融资平台近4年对所储备土地的出让计划,决定每年处置6万㎡土地,逐年递增10%,按谨慎性原则预计四年土地资产处置总收入36199.8万元(278460㎡×1300元/㎡),应交出让金14479.9万元(土地资产处置收入36199.8万元×40%),税费等5068万元(土地资产处置收入36199.8万元×14%),土地处置净收入16651.9万元(土地资产处置总收入36199.8万元-土地处置成本19547.9万元),以上收入均可作为财政基金收入。从这一组动态数据可以看出,近几年,该县的政府融资平台也不存在债务风险。 再进一步细分,从还贷来源看,负债总规模中,金融机构贷款8600万元,其中农发行1500万元,农村信用联社700万元,赣州银行3400万元,通过工行发行的信托债3000万元。金融机构负债仅占资产总额的10.95%,占负债总额的 26.62%,信贷集中度较低。还款保证中,仅收储土地的静态入账价值就达33177万元,保证率为385.78%。2009年,政府融资平台的主营业务收入为7000万元,月平均收入约为583万元,还清全部贷款只需15个月。 几点思考 思考一:债务风险管控能否一刀切? 毋容置疑,信贷资金大量涌入政府融资平台,其潜在的风险是可以预见的。站在宏观的角度, |
|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转到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