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
寻乌县人民币流通中残损状况的调查和思考 |
作者 |
黄常青(人民银行寻乌县支行) |
调研背景 |
众所周知,保持人民币的整洁,既有利于维护国家的声誉和人民币的信誉,又有利于人民币的正常流通使用。然而,目前寻乌县市场上流通的票币残损券较多,整洁程度较差,群众对此反应较大。近日,为弄清寻乌县市场流通票币的整洁情况,人民银行寻乌县支行对辖内部分金融机构、商业网点、个体经营户进行抽样调查和走访。 |
调研时间 |
2010年05年 |
![]() |
(三)疏通结算渠道。一是加快结算制度改革的步伐,加快高效结算工具的普及,减少整个社会的用钞量,进而减少损伤票币的产生;二是根据国民经济发展计划和经济发展需要,在保证金供应的同时,调整币种结构,适当增加小票及不易磨损的金属币,提高其市场流通货币占有率,以方便流通使用。 (四)加强岗位培训。各商业银行、信用社要加强对出纳人员的培训,使他们弄懂、弄通和掌握残损人民币的基本常识及兑换残损人民币的基本常识及兑换残损人民币标准,切实要求出纳人员认真履行自己的责任和义务,从而增加他们的服务意识,克服兑换残损币出差错、怕麻烦的思想,同时实行持证上岗制度,对未经培训合格的出纳人员,一律不得上岗。 (五)强化宣传力度。人民银行和各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要运用多种宣传形式,经常性深入企业单位和社会各个角落,宣传爱护人民币、兑换残损人民币的一些基本常识、使爱护人民币真正成为每一个公民的自觉行动。一方面采取灵活多变的形式,从政治的高度,教育人们爱护光荣,损坏耻辱,在全社会形成一种爱护人民币的氛围。另一方面,要加大打击力度,对那些故意损毁人民币的行为给予严惩。 |
|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转到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