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再担保“潍坊模式” 打造“新动能”发展引擎
来源:潍坊新闻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18年03月20日
唯有革故鼎新,方能开创未来。省委书记刘家义同志在全面展开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动员大会上强调:“要通过深化改革,重点解决
金融供给不足问题,引导金融回归服务实体
经济本源,促进经济和金融良性循环、健康发展”,并将现代金融业列为主要改造升级产业之一。而
融资担保机构作为现代金融活动中企业信用的增进者、资金供给的参与者和金融风险的分担者,是企业融资过程中的重要一环,在引导信贷资金流向、驱动新旧动能转换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潍坊市再担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全市融资担保行业龙头单位,始终以改善企业融资环境、服务实体经济发展为己任,针对不断涌现的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同步创新担保模式及业务
产品,持续加大资金供给力度,为新旧动能转换工程顺利实施提供鼎力支持和安全保障。
“新模式”满足新动能融资需求
新动能多蕴藏在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中,而此类企业普遍具有“轻资产、少信用”的特点,企业成立时间短、回报周期长,极易陷入融资难的窘境。在此背景下,市再担保集团积极与地方政府、金融机构沟通协调,创新业务合作模式,因势利导,扩大共识,建立起“政银担”风险分担和补偿机制,有效缓解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题,培育壮大新动能。
市再担保集团于2015年11月与潍坊高新区、建行潍坊分行共同推出“政银担”合作模式下的“助保贷”业务,经过成功试点,该业务模式作为降低企业成本的政策措施已在全市推开,合作
银行扩展到4家,完成7家次企业担保再担保额8790万元,有效支持新兴产业发展,被支持企业如山东华滋自动化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等已发展成为细分行业隐形冠军。目前已将“政银担”模式成功复制到“三农”、扶贫、外贸等领域,先后推出“助贸贷”“助农贷”等业务产品,共为41家次企业和农业经营主体提供融资支持2亿元。
“新措施”降低新动能融资门槛
企业融资以往多依赖土地、房产等有形资产作为抵质押措施,而随着新动能的崛起,知识、技术、信息、数据等新生产要素正逐渐成为企业最宝贵的无形资产,轻资产企业比例逐年上升。但此类企业在寻求资金支持的时候,却发现自己的这些无形资产,特别是含金量较高的“股权”价值难以被金融机构认可,陷入“有价无市”的尴尬境遇。
针对新产业、新业态有效抵质押物不足的问题,市再担保集团对难获银行认可的抵质押物通过组合设计和优化配置,帮助企业实现融资。集团先后创新推出专利权、商标使用权等知识产权质押,企业股权以及应收账款、特许经营权质押和共管账户等方式,有效盘活利用企业各种无形类、权益类资产,融资门槛因此大大降低。2017年集团针对政府重点支持、市场前景好并已完成规范化股份制改造的轻资产高新技术企业,创新推出以股权质押担保的“投保联动”业务产品,为新兴产业发展提供有针对性的融资支持,有效提升了信贷投向与产业政策的契合度,推动了金融创新和产业转型。2017年山东新海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得益于集团举措,使用软件著作权质押先后获得了3595万元的流动资金支持,解决了发展过程中的燃眉之急。
“新功能”保障旧动能转型升级
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是涉及经济社会各领域、多方面的重大系统性工程,在促进新动能成长崛起的同时也要保障旧动能的转型升级。与民营担保机构相比,国有融资担保机构更注重政策性功能,着眼大局,放眼未来,对于绿色化工、高效农业、文化创意等需要传统改造升级形成的产业,市再担保集团不断加大支持力度,支持传统产业“挖潜开荒”,努力化解担保链、担保圈风险,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保驾护航。
对于发展关键期的龙头骨干企业,市再担保集团从社会效益大局出发,创新思路、突破常规,重点支持新项目、新产能建设,帮助企业改造提升生产线,化解淘汰过剩落后产能。为规范政策性担保业务开展,集团推动出台市级政策性担保业务管理办法,先后为盛瑞传动等12家次企业提供政策性担保融资5亿元,其中东方钢管等企业顺利脱离担保链困扰,重新走上发展的快车道,实现“旧动能”重新焕发生机。
三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的关怀下,在市再担保集团的支持下,我市一大批企业“老树”开出新花,“新树”葳蕤成长。而市再担保集团也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实现升级突破,引进省级战略投资者后注册资本增至19.05亿元;建成涵盖20家担保机构、资本规模达71亿元的潍坊市担保联盟体系;打造出具有“新业态、新模式、新载体”特色的再担保“潍坊模式”,成立以来累计为各类企业提供担保再担保支持150亿元,带动企业利税增加50亿元以上,日益成为增信能力强、服务范围广、引领带动作用大、驱动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