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金融公司 >> 正文内容

互联网金融的未来发展趋势:理性规范发展成重要基础

来源:证券时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18年02月24日

    证券时报 宋清辉
 
  虽然互联网金融已经不再是新鲜事物,但互联网金融日新月异的发展令人们长期对其保持着新鲜感。受众们之所以不会对互联网金融感到疲倦,主要来源于两方面的原因。第一是互联网金融产业的不断创新,例如从最先被人们知晓的网络借贷平台到科技金融、大数据金融、消费金融、普惠金融等,令互联网金融始终保持着新鲜感;第二是存活下来的互联网金融公司十分注重用户体验,通过各种模式为用户创造便利、营造场景,增强用户粘性。
 
  上述两点也符合产品以及企业的成长周期,人们也往往只会关注成长、成熟的周期,而不会关注衰退期。与传统产业不同,互联网金融企业或产品如能不断创新、不断迎合重要用户的客户体验,就将长期处于发展期,令企业和产品在发展中长青,强势的互联网金融企业正是这样做的,这也是互联网金融未来发展的趋势。
 
  结合市场实际环境以及金融因素,互联网金融在经过探索发展后,未来的发展趋势主要会集中在政策监管以及行业规范化、服务社会实体产业、业务模式专业化及小额化、新技术的不断更迭这四大方面。
 
  互联网金融是金融产业的一大分支,健康的产业环境是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虽然我国在相关领域的政策和监管已经趋严,但互联网金融公司侵蚀用户资产、造成隐患的情况依旧存在。在防范系统性风险是我国金融工作重中之重的背景下,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健全金融监管体系,表明要堵住金融系统中所存在的各种漏动,互联网金融产业也在其中,该行业迫切需要向理性化、规范化方向健康发展。
 
  自2016年互联网金融行业首部监管暂行办法出台后,我国各监管部门对互联网金融产业的监管逐步加强。在这种背景下,在社会生产中扮演资源配置角色的金融,在互联网金融的催化之下,发挥出了更大的效用,其产业优势不断展现并继续朝着向好的趋势发展。这说明互联网金融的发展需要在有条件的约束下寻找更大的发展空间,这种约束条件就是合法合规。
 
  合法合规是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基础,正规的平台不仅有助于行业整体的发展、减少系统性风险,更是有助于企业塑造自有品牌、吸引投资资金、获得大批忠实用户。对监管部门的一大难题是,在互联网金融产业日益更新的背景下,未来不可预见的问题也将层出不穷,监管机构需要出台严密的制度以防止某些互联网金融产品游走在灰色边界,让治理和创新同步进行,令投机倒把者无缝可钻。相信随着信用素质的不断提升,互联网金融产业的合法合规意识也会不断提升,行业会主动进行自律,以此加强风险管控、保障金融秩序正常运行。
 
  秩序正常的金融,能够更好地为实体经济提供服务,互联网金融在当今社会背景下,自然会在实体经济服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这也是互联网金融产业未来的一大趋势。互联网对金融服务的过程中,一大促进作用在于打破了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成为资金供应方和资金需求方之间的桥梁,同时大幅优化了金融供应链结构,减少了不必要环节并降低了实体产业融资成本。在互联网金融产业不断增多的过程中,实体产业将有更多的融资渠道可以选择;同时,在互联网大数据征信的作用下,融资者的信用信息也会被资金方所知晓,以此便于对风险的把控,制定与实体产业融资者相符合的借贷金融产品,推动资金流向精准产业群体。
 
  传统金融如银行在实业细分中,会有诸多部门如房地产、农业、能源、制造业等部门,这是因为不同领域涉及的金融应用方式有所不同。初期的互联网金融涉足十分宽泛,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互联网金融运行在相关行业时不断遇到难题。为此,不断有互联网金融公司选择进入专业化领域,即专注某个技术型领域,为这个行业提供相应的支持。也正是因为如此,专业型、垂直型的互联网金融公司才能为众多的中小微企业提供相应的金融服务,以此实现多种类型的小额化金融,即普惠金融的深入化。
 
  在不断为用户创造便利的同时,互联网金融的技术也会不断提升,预计未来不仅是软件的提升,硬件设备也会不断进行改进。譬如安全技术方面,指纹、虹膜、人脸、步态等方面会不断进步;软件应用方面,智能化技术也会不断提升,用户体验也将会越来越好,这也是一种趋势。
 
  那么,会不会出现用户体验越来越差的互联网金融企业?会,这类企业会被淘汰,同时被淘汰的还有那些不尊重市场、不符合规范的企业。优胜劣汰,也是互联网金融产业未来的发展规律。
 
  (作者系著名经济学家)

分享:

来源:证券时报

责任编辑:张春明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