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财经评论 >> 正文内容

评论:高质量发展目标下的中国资本市场新追求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18年01月04日

    要将高质量发展要求转化成2018年资本市场发展的蓝海,尚需通过体制创新、金融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市场创新、品牌创新这一系列全面改革创新。基于影响股价波动的核心因素将继续向宏观经济、市场流动性基本面,以及上市公司业绩成长基本面回归,2018年资本市场仍将继续提供结构性的投资与交易机会。
 
  跨入2018年的中国资本市场,有不少信号让人充满期待。看林林总总的新年展望,对2018年全球经济持乐观态度的国际机构占了绝大多数,相较而言,多数国内专家学者表述显得稳健。我国在推进结构性调整与全面深化改革,遇到的挑战巨大,需要时间去慢慢消化。只要这个过程持续深入,中国经济就会持续向好,中国资本市场就能稳中前行。
 
  从时间轴度看,在深化供给侧改革、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全面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背景下,2018年中国资本市场发展会全息反映这个中国经济新时代的特征,其主导产业、主导行情将会由此产生。金融资本要高效率、高质量服务实体经济,实现资本强国目标。十九大报告提出:“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提高直接融资比重,促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健康发展。健全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调控框架,深化利率和汇率市场化改革。健全金融监管体系,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因此,直接融资要增加,货币供给总闸门要管住,系统性金融风险不发生,是2018年资本市场发展的时间投影。
 
  从空间维度看,在中国资本市场是全球资本市场的组成部分,而2018年全球经济大格局是复苏继续,通胀温和上升。美国经济继续复苏,欧洲、日本经济也在持续回暖,新兴经济体得益于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和全球经济复苏,经济增速稳步提升。这个大格局对我国对外贸易相对有利。但在汇率市场上,美国经济活力进一步加强可能导致美元强势,或将对中国资本市场资金形成挤出效应,需要通过货币政策创新对冲。
 
  在全力推进高质量发展的根本要求下,为牢牢把握基本路径,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商品房销售将继续承压,制造业由于国家去产能政策抑制了中上游企业的投资扩张,预计2018年制造业投资或将进一步承压,但去库存去产能对中上游上市公司业绩改善有利。
 
  从产业资本和地方资本看,面对推动混合所有制改革,激活国有资本从而推动国家资本和地方资本保值增值,质量强国通向资本强国,IPO从数量速度型向质量保证型发展的大环境。中国证券市场投资理念向机构化时代演化之势有望进一步延续。
 
  从居民资本看,个性化体验化高质量品牌消费崛起,消费升级主导体育、娱乐、医疗、高端白酒等消费快速增长。随着高收入人群数量的增加,消费升级趋势仍将持续,相关消费升级商品增速仍将保持高速增长。由于居民加杠杆买房动力较弱,消费资金将由房地产投资转向日常消费,只要全年消费增速能保持在10%以上,安全、绿色、环保、健康的品牌消费型上市公司业绩增长当有保障。
 
  而要将高质量发展根本要求转化成2018年资本市场发展的蓝海,尚需通过体制创新、金融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市场创新、品牌创新这一系列全面改革创新。
 
  供给侧改革主要是提高供给端质量,而出清过剩产能、过剩库存的过程,为创新型上市企业提供了一个市场创新和效益创新的机会。以笔者之见,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若能有效激活国有资本、壮大国有企业,则国有企业的效益会大幅增长,当能催生2018年资本市场效率、效益、行情的新局面。
 
  在金融创新中,涉及实体经济的是股权融资创新及债券融资创新。前者包括IPO、新三板、股权交易中心挂牌,后者则可以是企业债或可转债。这两大创新,会提高上市公司资金使用效率,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可化解过度间接融资风险,提升上市公司效益。
 
  管理创新的直接受益是经营成本下降、风险降低和业绩提高。技术创新包括原创技术与技术应用创新,最后要落地在产品创新上。产品创新是创新型国家的内在要求。假如沪深上市公司的产品是绿色的、环保的、安全的,就能推向全球,就能不断推动我们的市场创新。
 
  就目前的情形而论,国内市场创新先得通过乡村振兴战略来实现。乡村振兴战略涉及农村道路、水利、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这为我国农村市场创新和农村土地承包权的改革打下基础,并会创造出世界级的内部大市场。对外,通过“一带一路”建设+自贸区+自由贸易港,全面对外开放正从2.0版进化成3.0版。
 
  上述这一系列创新都是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代化经济体系,这个体系能促成金融创新与实体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这向投资人揭示了2018年资本市场投资的三大主线:
 
  其一,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过程中,过剩产能行业的上市公司,通过增发或技术改造实现产业转型和科技创新,实现产品创新、市场创新,进而实现效益创新,即上市公司价值重组和价值创造。这是供给侧改革+混合所有制改革红利产生的价值创新公司。
 
  其二,在建设创新型国家过程中,大量科技创业公司往资本市场集聚,特别是大数据、智能化、数字中国、质量中国、航天强国发展过程当中会出现的一系列龙头型大企业,尤其是现代化高端制造企业。这些公司的产品既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也有利于推进实现强国目标。它们的价值创造可能呈几倍几十倍增长之势。
 
  其三,在这个发展过程中会有一些行业和公司价值被过度压缩,但估计很快会回归。
 
  由此推论,基于影响股价波动的核心因素将继续向宏观经经济、市场流动性基本面以及上市公司业绩成长基本面回归,2018年的中国资本市场将继续存在结构性的投资与交易机会。
 
  (作者系浦江金融论坛秘书长)

分享:

来源:上海证券报

责任编辑:张春明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