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宏观经济 >> 正文内容

全国水利厅局长会议:今年水利投资仍将快速增长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作者:    发布时间:2018年01月04日

 
    全国水利厅局长会议:2018年完成河长制湖长制改革 水利投资仍将快速增长
 
  本报记者 定军 实 习 生 何葳 北京报道
 
  导读
 
  2017年我国新开工16项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在建投资规模超过9000亿元,2018年将新开工一批重大水利项目。全国工商联环境商会副会长骆建华表示,水利属于公共服务产品,这方面国家要加大投资步伐,目前还是全国的短板领域,所以仍要保持一定的投资速度。
 
  2018年水利投资仍将快速增长。
 
  根据1月2日-3日召开的全国水利厅局长会议,下一步要牢牢把握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科学谋划水利改革发展新蓝图。到2035年建成与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相匹配的现代水治理体系,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现代化水利强国。
 
  为此,2018年坚持新发展理念,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践行新时代水利工作方针和治水新思路,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夯基础,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坚实的水利支撑和保障。
 
  相应地,2018年将新开工一批重大水利项目,加大珠江三角洲水资源配置、淮河入海水道二期等工程前期工作力度。针对灾后水利薄弱环节建设,将重点推进汉江等115条主要支流治理。
 
  全国工商联环境商会副会长兼首席环境政策专家骆建华1月3日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指出,目前水利属于公益项目,仍需要保持投资的快速增长。
 
  “2018年将进行水流产权确权试点工作,这表明水资源的市场化工作会推进,这有利于水资源的节约。过去水资源是随便用,现在设定了使用多少的限制,很快就产生了节约的效果。”他说。
 
  数据显示,2016年全国年用水总量6040亿立方米,低于年度控制指标6350亿立方米。另据了解,2017年前11个月全国水利管理业投资达到了9072亿元,增速为17%,大幅高于全国固定资产投资7.2%的增速。
 
  开展水流产权确权试点
 
  水利部党组书记、部长陈雷在全国水利厅局长会议上指出,到2020年建成与全面小康社会相适应的水安全保障体系,到2035年建成与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相匹配的现代水治理体系,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现代化水利强国。
 
  陈雷指出,要全面完成河长制湖长制改革任务,加快解决河湖管护突出问题。不少河湖实现了从“没人管”到“有人管”、从“多头管”到“统一管”、从“管不住”到“管得好”的转变。
 
  根据了解,全国河长制可能在2018年6月底全面建立,年底前全面实施湖长制,推动解决河湖管理难题。此前2017年设立乡级及以上河长31万名、村级河长62万名,湖长制全面启动实施。
 
  湖北省水利水电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原副总工程师易贤命1月3日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河长制和湖长制对于水质量治理有利,但是跨区域的河流仍需要有好的治理办法,例如河流本身是成网的,不能进行孤立治理。在调水方面,需要做好协调工作,否则可能会出现到处调来调去的情况。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已经建立河长制的23个省份,要根据中期评估情况抓好巩固提升、健全长效机制。
 
  另外,在全面建立河长制、湖长制的情况下,2018年要加快水权领域的改革。为此要开展水流产权确权试点工作,探索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监管有效的水流产权制度;推进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改革,抓好水资源税改革扩大试点工作。
 
  骆建华指出,水流产权的关键是使用权,国家将各地使用权进行分配,节约了的以后可以进行交易,多用了的可能要多交费用,这等于是实施了市场化的改革。
 
  中国水科院水资源所教授谢新民1月3日指出,中国水的所有权归国家所有,使用权和所有权分离,现在确权是确立使用权。随着市场经济的发育,国家想两手发力,动员政府和市场两方面的力量,来加快水流的开发利用和保护治理。这些举措的目的在于与国际接轨和更好地发挥市场的力量。
 
  加快水利投资
 
  据悉, 2013年以来全国累计完成水利建设投资2.64万亿元,国家开发银行、农业发展银行、中国农业银行水利贷款余额超过1.1万亿元。
 
  全国水利厅局长会议指出,2018年加快完善水利基础设施网络。把服务区域协调发展作为主攻方向,把发挥骨干工程辐射带动作用作为重点任务,把补齐防灾减灾短板作为关键环节,加快水利基础设施网络建设,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水利基础支撑。相应要新开工一批重大水利项目,加快灾后水利薄弱环节建设。
 
  这包括加大珠江三角洲水资源配置、淮河入海水道二期、新疆玉龙喀什、四川大桥水库灌区二期等工程前期工作力度。针对灾后水利薄弱环节建设,将重点推进汉江、湖南四水、江西五河、闽江等115条主要支流治理,实施1.2万公里中小河流治理和3380多座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加快重点区域排涝能力和农村基层防洪预报预警体系建设,并统筹推进大中型病险水库、水闸除险加固和中型水库、蓄滞洪区、重点海堤、抗旱水源建设。
 
  江西省水文水资源与环境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桂发亮1月3日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水利投资和能源、交通等很多领域一样,属于基础设施项目,要确保经济平稳快速增长,基础设施仍需要保持快速增长。
 
  “因为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像高铁这样的基础设施建设仍很快一样,水利投资也要保持较快的速度。”他说。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17年前11个月全国水利管理业投资9072亿元,同比增长17%。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总投资为74939亿元,同比增长22.5%,大幅高于全国固定资产投资7%左右的增速。
 
  21世纪经济报道了解到, 2017年我国新开工16项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超额完成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再开工15项重大水利工程”的年度任务。国务院确定的172项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已开工建设122项,在建投资规模超过9000亿元。
 
  骆建华指出,水利属于公共服务产品,这方面国家要加大投资步伐,目前还是全国的短板领域,所以仍要保持一定的投资速度。

分享: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责任编辑:张春明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