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国内保险 >> 正文内容

59家非上市人身险公司去年合计实现净利润约247亿元

来源:证券日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25年02月11日

    本报记者冷翠华

    见习记者杨笑寒

    随着保险公司去年四季度偿付能力报告陆续出炉,备受关注的非上市人身险公司2024年业绩情况也逐渐明朗。

    据《证券日报》记者统计,截至2月10日,已披露最新偿付能力报告的60家非上市人身险公司合计实现保险业务收入1.13万亿元,同比增长12.2%。其中,除信泰人寿未披露净利润外,其余已披露净利润的59家非上市人身险公司合计实现净利润246.91亿元,与2023年非上市人身险公司整体亏损超百亿元相比,2024年的经营情况迎来大逆转。

    受访专家表示,险企2024年净利润走高,主要受到投资端回暖抬升投资收益率,承保端费用下降且业务稳健增长等因素的影响。

    42家人身险公司实现盈利

    数据显示,上述60家险企中,泰康人寿保险有限责任公司、中邮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信泰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信泰人寿”)、工银安盛人寿保险有限公司、招商信诺人寿保险有限公司分别实现保险业务收入2283.24亿元、1349.40亿元、529.94亿元、458.08亿元、414.83亿元,暂列前五。

    从净利润同比变化来看,上述59家险企中有46家净利润表现较2023年有所好转。具体来看,22家险企净利润同比有所上涨,18家险企实现“扭亏为盈”,6家险企亏损额有所减少。

    对于2024年非上市人身险公司经营业绩的好转,业内人士分析认为,一方面,受益于我国资本市场去年整体表现较好,险企投资端有所回暖,投资收益上升,改善了行业整体的盈利水平;另一方面,在承保端,“报行合一”政策降低了相关渠道营销费用,同时人身险产品预定利率下调并未改变全年保费同比增长趋势,保险公司业务整体保持稳健发展。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去年人身险公司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以下简称“保费收入”)约4万亿元,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5.7%,占行业总保费收入的70.3%。

    一位行业研究员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整体来看,保险业保费同比增速仍然维持在相对高位。其中,人身险公司的保费收入增速主要受到“报行合一”推进,渠道营销费用降低,以及险企进行承保端转型等因素的影响。

    43家险企综合投资收益率超7%

    投资收益率明显改善,是去年非上市人身险公司净利润大幅走高的重要原因。

    数据显示,除信泰人寿未披露相关数据外,已披露投资收益率的59家非上市人身险公司2024年平均投资收益率(财务投资收益率)约为4.30%,平均综合投资收益率约为8.8%。具体来看,有39家险企的投资收益率超过3%,最高达8.86%;从综合投资收益率来看,43家险企的综合投资收益率超过7%,最高达17.93%。

    究其原因,上述研究员认为,一方面,去年我国资本市场回暖,受股市阶段性高涨和债券牛市等因素影响,使得险企的投资收益率有所提高;另一方面,部分险企切换了会计准则,也使得综合投资收益率进一步提高。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非上市人身险公司的综合投资收益率整体显著高于其财务投资收益率表现。对此,普华永道管理咨询(上海)有限公司中国金融行业管理咨询合伙人周瑾告诉《证券日报》记者,当前由于不同险企采取了不同的会计分类以及核算规则,不同会计准则下的核算方法会导致投资收益率计算结果有所不同。例如,大部分非上市公司仍采取旧会计准则,在旧会计准则下,其投资股票的分类仍可以由管理层指定为可供出售类金融资产(AFS),这一类股票的浮盈部分的处理只反映在综合投资收益率里,不计入财务投资收益率。此外,因为举牌而分类为长期股权投资的股票产生的浮盈也只反映在综合投资收益率里,不计入财务投资收益率,从而导致了去年险企的财务投资收益率和综合投资收益率出现较大差异。

    对于险企如何进一步提高自身投资收益率,上述研究员表示,险企要调整投资产品结构,关注盈利模式比较稳定、分红率较高的股票,追求跨周期的稳健投资收益。同时,也要注意通过提升资产负债的匹配度来维持利润稳定。此外,险企仍需要防范当前市场利率中枢下行带来的利差损风险。

分享:

来源:证券日报

责任编辑:无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