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国内银行 >> 正文内容

数字人民币加码“G端”应用

来源:证券日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25年02月11日

   本报记者 李冰

    日前,江苏省盐城经开区行政审批局披露了该区公共资源交易领域数字人民币应用情况。同时,苏州市正在公共资源交易领域持续拓展数字人民币应用,其交易场景和交易规模均有新突破。

    综合来看,当前江苏省持续深入推进公共资源交易领域数字人民币试点应用工作。这有利于数字人民币拓展于G端(即“政府端”)的应用。

    已超上年总量的六成

    据披露,2025年首月,江苏省盐城经开区公共资源交易领域数字人民币应用金额突破4.7亿元,已超2024年全年总量的六成。

    盐城经开区行政审批局将数字人民币应用作为优化营商环境、提升政务服务效能的重要抓手,不断拓宽数字人民币的应用场景,致力于推动数字人民币在公共资源交易领域全链条使用,成功实现数字人民币在土地交易、工程招投标、工程款支付等多个场景的广泛应用。

    整体看,盐城市正深入推动数字人民币在公共资源交易领域的应用。在2024年3月份,该市在招标投标专家评审费、政府采购专家评审费、产权交易成交价款、工程款结算、土地出让金等多个场景内完成数字人民币的应用,总使用规模达33.07亿元,使用频次达九千余次。

    2024年8月份,为推动数字人民币应用增量扩面,江苏省盐城市数据局召开公共资源交易领域数字人民币应用推广工作会议,就如何有序推进该市公共资源交易领域数字人民币应用工作做出部署。从目前披露数据来看,相关工作推进成效显著。

    “数字人民币应用在公共资源交易领域可以有效提升交易效率,增强资金流动的透明度和安全性,更能为市场主体提供更加便捷、智能的支付体验。”在中国(上海)自贸区研究院金融研究室主任刘斌看来,数字人民币在公共资源交易领域展现了其在推动金融科技创新、提升支付效率等方面的潜力。结合年内多个数字人民币试点地区发布的相关工作成果和发展计划来看,反映了数字人民币的试点工作正在持续深化,其生态体系建设也在加速推进。

    拓展数字人民币应用

    此前,据苏州市数据局披露,去年以来,苏州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致力于对数字人民币的推广,目前数字人民币应用场景达到了4个大类,26个数字人民币应用场景(暂不包括土地使用权出让等方面)。数字人民币交易额为77.57亿元,交易场景和交易规模较2023年均有新突破。在建设工程招标投标领域,已实现了包括工程投标保证金缴纳、专家评审费、CA数字证书费、标书工具费、建设工程中标贷、建设工程款结算和投标保函费用7个基础和高频应用场景的数字人民币应用。

    据记者梳理,近年来,江苏省持续深入推进公共资源交易领域数字人民币应用。2024年12月13日,江苏省数据局办公室披露,目前,各地已在工程款结算、集中采购项目结算、电商平台结算、政府采购专家评审费支付、国有产权交易、土地使用权出让等场景实现数字人民币常态化应用。截至2024年11月底,该省公共资源交易领域数字人民币使用频次达28.98万次,应用规模达1339.502亿元,与2023年全年相比增长70.67%。

    受访者普遍认为,数字人民币在“G端”领域应用大有可为。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叶银丹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一是数字人民币依托区块链技术底层架构,支持资金实时清算和智能合约功能,能够大幅缩短财政资金拨付周期,有助于提升财政资金流转效率。二是有利于增强政策执行精准性。比如,在民生领域,扶贫资金、消费券等政策工具通过数字人民币发放,可精准绑定受益人群身份信息,结合消费场景限制,防止资金挪用。三是有助于优化政务服务体系。如政府采购、工程款支付等,通过数字人民币结算,交易记录不可篡改,可大幅提升审计透明度和可信度。四是有利于强化金融风险防控。五是有助于推动金融普惠与区域协同。数字人民币支持双离线支付功能,在偏远地区、网络中断等特殊场景下仍可完成交易,有助于消除“数字鸿沟”。

分享:

来源:证券日报

责任编辑:无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