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财经评论 >> 正文内容

李宇嘉:草根和高端共生的“杭州胸怀”

来源:证券时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17年12月25日

    让高端人士与草根人群相安无事、共生共荣,这才是一个易于生长创业精神和企业家精神的城市。
 
  新经济异常耀眼夺目的杭州,近期再次“放大招”——2020年前将累计推出4万套租赁房,解决城市从事服务业的外来务工人员的居住难题。由此,杭州也成为全国第一个为外来人员专门建租赁房的城市。为何有此一举?杭州给出的理由是,到2020年杭州主城区要基本完成改造246个城中村,从事保洁、保安、快递与外卖等服务行业的人员,居住空间被挤压,他们是城市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从微观层面解决服务业“最后一公里”的住房问题,杭州发展的宏伟蓝图才接地气。
 
  这让笔者想到去年“秦朔朋友圈”的一篇热文——《上海滩为何难产“王者”》。文中谈到,马云1999年离京南下创业,一开始选择上海,但根本呆不下来,一来淮海路办公租金太贵,二来他学历很一般,上海年轻人都梦想去500强,对民企不太感兴趣,即便选民企也很在乎老板是不是“海归”,马云很难组建团队。但是,杭州接受了这位“大话乱说”、“衣服乱穿”的杭州师范学院毕业生。于是,一个马云便让杭州脱胎换骨,回馈杭州的涌泉之报是互联网和信息之都。
 
  互联网、信息技术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驱动增长的时代,伟大的公司和人才,不是靠政府规划出来的,而是依靠企业家创新精神、东碰西撞摸索出来的。政府该做的是,建立覆盖所有人群的公共服务网,不仅抬头仰望那些高大上和世界500强,还细微照顾和低头眷顾那些丑小鸭和普通人,让他们梦想成为白天鹅,让他们做不普通的事情,让高端人士与草根人群相安无事、共生共荣。这才是一个易于生长创业精神和企业家精神的城市,才有长久的生机和竞争力。
 
  一直以来,杭州都是这样做的。不看身份、不守常规、务实敢闯,这是杭州、温州乃至整个浙江经济活力四射、创新动力无穷的源头,马云和阿里只不过是集大成者。
 
  目前,杭州上市企业有123家,这是继北上深之后,全国第四座上市企业总量破百的城市。杭州新经济的“资本动能”更加耀眼,今年上市新股的区域分布中,杭州首度超越北京,成为新股培育的“第三城”,仅次于深圳和上海。今年以来,每个月有2.5家杭州本土企业IPO上市,显示与资本市场共存共荣的杭州新经济,正在吸引四面八方的资金涌来,以白花花的银子犒劳付出创业努力的人群。
 
  2015年以来,杭州经济季度累计平均增速达9.5%,冠绝一二线城市。杭州经济向好,既非靠工业上项目,也非靠基建投资,更非靠楼市,而是作为现代服务业之父的信息经济。今年前三季度,信息经济增加值2276亿元、增长22.3%,占地区生产总值25.2%。其中,移动互联网、电子商务、云计算与大数据、数字内容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40.6%、38.5%、34.3%和32.1%;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0.2%,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73.1%,拉动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1个百分点。
 
  服务业是一个多层次的产业链,既有高端、中端,也有“最后一公里”的底层服务业,只有后者发展好了,才能解决高端、中端人群生活的后顾之忧,降低生活成本。近年来,各大城市都制定了宏伟的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但目光只盯着高端和中端,甚至为给他们让路,以有形或无形的手段驱赶底层服务业人群,这恰恰切断了服务业的良性循环链,反而制约了规划的实施和落地。2016年,杭州人才净流入高达8.9%,在全国遥遥领先,上海、北京和广州这一比例分别是3.43%、2.02%和-0.69%,分列第5、9和20位。这说明,杭州的大环境被人才青睐,既包括就业环境、城市环境,更包括对所有人群的细微照顾,给外来人口建租赁房就是细微之处。
 
  (作者供职于深圳房地产研究中心)

分享:

来源:证券时报

责任编辑:张春明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金共赢(赣州)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金资讯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