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财经评论 >> 正文内容

殷剑峰:未来经济发展要解决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17年12月14日

    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从经济基础的角度来看这个矛盾,“不平衡不充分”主要体现在经济的产业结构、需求结构、增长动力以及区域和城乡的差异上。
 
  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在产业结构上,表现为服务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发展相对于制造业的不平衡不充分;在制造业中,又表现为先进制造业相对于传统制造业的不平衡不充分。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上,服务业已经超过制造业,但是,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只有51%左右,远远低于发达经济体60%到70%左右的水平。在服务业中,尽管信息技术发展较快,但科教文卫等现代服务业受制于体制机制约束,还没有充分发挥潜力,这导致服务业的劳动生产率一直低于制造业。在制造业方面,我国是全世界工业门类最齐全的工业化国家,是全球第一大制造业国家。不过,从制造业总体的技术水平看,与发达国家尚存在较大差距。
 
  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从需求结构看,表现为消费相对于投资的不平衡不充分。投资占GDP的比重依然高达45%,而我国的消费率依然只有52%左右的水平——这不仅低于发达国家,甚至低于许多经济发展落后于我国的国家。导致我国消费率偏低其中一个突出的因素就是,在我国国民可支配收入的分配中,与其他主要经济体相比,我国居民收入占比过低,且比重不断下降。
 
  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从增长动能上看,突出表现为相对于资本劳动力土地等要素投入,作为经济增长第一驱动力,创新的关键作用发挥得不平衡不充分。以研发投入为例,2016年我国已经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研发投入国家,但从研发投入强度(研发投入/GDP)看,还落后于经济总量低于我国的日本和德国。从各个产业看,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的研发投入强度还偏低,这也是我国产业结构不平衡不充分的根本原因。
 
  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还表现在区域和城乡的差异上。从城乡格局看,到2015年,我国农村居民的人均纯收入依然是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1/3。东部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高于中部,尤其是西部。
 
  要着力解决当前经济发展中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是关键因素。金融业应该主动提出金融解决方案,从以往热衷于传统行业(甚至房地产)转向为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服务,从以往主要为生产者服务转向更多地为消费者服务,从以往集中于东部、集中于大城市更多地向中西部和乡村延伸,从以往动员储蓄、推动大规模投资的粗放式金融发展模式转向利用金融科技、高效配置金融资源的集约型金融发展模式。

分享: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责任编辑:张春明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