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寿:老龄商业保险市场尚处起步阶段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16年06月03日
伴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老年人保障再次被强调。机构预计,到2020年,我国养老产业总值可达6万亿,发展空间巨大,保险公司近两年也陆续布局“银发经济”。
国寿副总裁徐海峰近日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称,中国人寿已经推出“大健康和大养老”战略,应对中国老龄化的到来。中国人寿在老人险的产品设计上,主要针对老人养老保险和健康保险,特别是老年人健康需求市场空间极大。
三成广东老人购买老年人意外险
广东省老年人意外伤害综合保险捐赠活动启动会近日召开。在启动仪式上,广东省社会组织总会联合200家省级社会组织,向全省5.5万个社会组织、50多万名专职人员、210多万名个人会员、50多万个企业(单位)会员发出倡议书,动员开展“老年人意外伤害综合保险”捐赠活动。
早在2014年4月底,广东省就已开始推广老年人意外伤害综合保险。南都记者获悉,自2014年4月广东开始实施老年人意外伤害综合保险,至2015年底仅一年半时间,已有351万老年人参加投保,占老年人总数的30%,理赔2万多起,金额3500多万元。
南都记者查询国寿公告发现,国寿在2010年推广开展老年意外伤害保险项目,2015年国寿老龄险在全国惠及超过2000万人。
全国老龄办、民政部、财政部、保监会四部门近日联合印发《关于开展老年人意外伤害保险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均可成为老年人意外伤害保险的被保险人,原则上不设年龄上限。各地区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放宽被保险人年龄范围,但不应低于50周岁。
上述《意见》还倡导有条件的企事业单位为退休职工购买意外伤害保险,或对保费给予适当补助。
与其他地市有财政帮助老人购买意外险不同,广东省更多注重社会力量。一周内已有50多家省级社会组织捐款600多万元,将资助12万名老年人购买意外伤害综合保险。
开发长期护理保险
老年医疗护理需求旺盛,相关养老产业将迎新机遇。
“中国人寿在老人险的产品设计上,主要针对老人养老保险和健康保险,特别是老年人健康需求市场空间极大。”国寿副总裁徐海峰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称。
“国寿在23个省推广老人意外伤害保险,不过保险覆盖面依然不够广。目前来看,老年人商业保险的市场处于起步阶段,很多领域处于空白状态,空间依然非常大。”徐海峰称。
老龄保险不少险企都是在亏损运营,对此徐海峰称,“开展高龄保险也是国寿履行社会责任的体现。作为一家企业还是要做到盈利,公司运营政策也要尽量做到保本微利,让保险企业持续健康运营。”
我国现在大多数养老机构仅能提供基础生活照顾服务,难以提供专业医疗护理服务,而医疗护理服务恰恰是整个养老产业链的关键环节。近期,不少专家和学者在不同场合呼吁尽快建立老年人长期照护保险制度,以此达到壮大老年人的消费能力,进一步减轻养老后顾之忧。
最近国内包括青岛、长春等地已经开始试点长期护理保险,保险公司也陆续开始探讨与研究长期护理保险。各地区因为制度模式、覆盖人群、筹资渠道不同,推出的试点方案差异明显。例如上海老年长期护理保险政策方案包括由政府主导的基本老年长期护理社会保险,以及由商业保险机构提供长期护理补充商业保险。
“国寿也在积极开发和试点长期护理保险。”徐海峰称。“健康保险、大病保险数据相对齐备。长期护理保险数据却在研究中,比如医疗、药品的价格在不断提升,未来会如何走向都很难说。整个行业对于这款保险都非常慎重,盲目推出的话,可能会造成大的亏空。”
“现在保险公司对于保险责任都会有所选择。比如可能先在全失能护理着手。给付上可能选择定额给付等等。”徐海峰称。
采写:南都记者 周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