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作者:杨芮 发布时间:2013年07月30日
[ 寿险费率调整仅仅是保险(放心保)业市场化改革的“冰山一角”,监管层拟定的涉及业务端、投资端及准入退出方面等的改革正在加速推进中 ]
“当前,市场化改革既要克服市场化不够、市场化不足的问题,又要克服市场化过度、市场规则缺失的问题。资产端来看,主要是投资监管较严;负债端来看,市场化程度不高和对市场监管不够的情况同时存在。”近日,保监会主席项俊波在保险业深化改革培训内部会议上对目前保险业市场化改革分析定调。
针对下一步保险业市场化改革的方向,项俊波明确表示:“保险业市场化改革,该放的要坚决放开,推进市场化改革,重点是要建立市场化的定价机制、资金运用机制及准入退出机制。”
增长政策调整
今年年初,保险监管工作会议对保险业形势的定调是“2013年可能是保险业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而据《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获得的内部文件显示,项俊波对行业发展的判断是:上半年形势好于预期,总体“稳中有进、进中有忧、忧中有底”。
上述变化暗含了保险业整体增长政策的调整“风向”。国泰君安研究报告认为,与年初相比,定性改为“稳住下降趋势、回升但还不稳固”,意味着基本面的底线已探明。同时,保险与理财并不冲突取代了强调回归保障,资产端得到高度重视。
“稳中有进”,主要指保险市场运行比较平稳,近两年业务增长连续下滑的趋势初步得到扭转,同时行业发展有了新的突破和进步。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国实现保费收入9512.4亿元,同比增长11.5%,比去年同期提高5.6个百分点。财险方面,继续保持15%以上的较快的发展势头;人身险业务则有了触底回升的迹象。
“进中有忧”,主要是指当前保险业发展正在经历困难时期,面临的挑战十分严峻。“忧”主要集中于四个方面:回升基础还不牢固,风险隐患比较突出,市场违规有所反弹,竞争能力仍显不足。
针对风险隐患,项俊波提到部分潜在风险需引起密切关注。一是利率、汇率波动和资产负债久期不匹配对保险公司偿付能力、产品竞争力和公司稳定性造成不利影响。数据显示,2012年寿险业资产负债久期缺口率大都处于-60%到-40%之间,部分公司甚至低于-80%;二是未来新业务增长、满期给付、退保和费用超支将给现金流带来较大压力;三是部分中小公司存在较为突出的战略风险。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