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
调研:提升业务规范水平 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以大余县农村商业银行为例 |
作者 |
朱挺深 (大余农商银行) |
调研背景 |
在素有“世界钨都”之称的江西大余,经济迅速发展,人民安居乐业,而在这种社会大背景下,信用体系建设有待进一步完善,而作为县域金融机构的代表行——大余农商行,以其特有的优势,支持地方经济的发展,真正成为一支农村金融主力军。然而,在固守优势的同时,各种信用挑战随之而来。 |
调研时间 |
2013年7月 |
更多调研文章 |
近两年在大余农商行有不良信用记录的(即未按期归还贷款本金、未按规定还款计划还款的以及利息拖延15天以上的),在风险浮动比例基础上增加上浮10%;近两年在该行担保贷款有逾期记录的,在风险浮动比例基础上增加上浮5%;在其他金融机构有不良记录的,在风险浮动比例基础上增加上浮3%,上浮最高不超过100%。通过这一举措的实行,让更多客户了解到信用度的重要性,切实维护其自身信用。 第三步棋——加大宣传,信用第一 近几年来,大余农商行陆续开展了多场义务宣传,如非法集资宣传、反假币宣传等各项改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随着社会投资渠道多样化,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客户从事理财、信托、贵金属投资等合理投资渠道,而进行民间借贷现象也日益加剧,进一步增大了社会信用风险;加之假币入市、非法集资等现象屡禁不止,导致整体社会体系受到较大威胁。该行在这种社会形势下,加大信用宣传,对假币实行零容忍,联合公安机关、人行等相关部门共同打击;对非法集资现象,一旦有相关贷款客户涉足,将立即依法收回相关款项,一旦有员工涉足,将结合采取警告、开除等措施有效防范,同时,为进一步扩大宣传面,该行已于去年中旬组织全辖网点客户经理进行上户宣传,切实加大宣传力度。 在当今社会下,大余农商行将秉承立足社区、服务“三农”的市场定位,加强信贷业务规范度,加强客户资金引导,加大信用体系建设的宣传力度,履行社会义务,在不断壮大和发展大余农商行自身发展实力和业务水平的基础上,为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做出新贡献。 |
|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转到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