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
对县域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的思考(全南案例) |
作者 |
肖南文 谢建平(人民银行全南县支行) |
调研背景 |
近年来,随着金融危机对经济实体的冲击,中小企业的发展遇到了困难,尤其是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日益凸显,发展县域经济也因此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 |
调研时间 |
2012年2月 |
更多调研文章 |
全南县小微企业在科技竞争力、规模和实力上都较弱,抵御市场风险能力也较弱。虽然近几年来县级财政加大了对企业的扶持力度,但因地方财力的薄弱以及人们观念上的认识,更重视对规模以上企业扶持,而对一些规模较小,处在创业、成长、发展不同阶段的中小企业难以扶持。 为此,应加大对发展前景好、科技含量高,处于创业、成长、发展不同阶段的小微企业给予更多资金上和政策上的扶持,充分运用财政杠杆作用,激活更多的民间资金投资办企业。 3、加强政银企三方协作。 破解当前小微企业面临的经营困难,需要政银企三方协作,共同努力,银行金融机构要提升服务,加大扶持力度,要积极向上争取信贷规模,调整优化信贷结构,切实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提供及时周到的金融服务。政府要加强协调,通过继续实施优惠的财政、税收政策,加大对小微企业的财税扶持力度,提高小微企业增值税和营业税起征点,降低企业税负的方法降低小微企业财务成本,增强其内部积累能力,是惠及面广、见效较快的缓解小微企业困难的有效措施。 4、完善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体系。 一是各金融机构加快建立小微企业的信用评级和授信贷款体系,使获得信用评级和授信贷款的小微企业在授信额度内随借随贷,充分满足小微企业资金需求上的“快、急、短、频”; 二是创新信贷方式和方法,对处于创业、成长、发展不同阶段的小微企业,金融部门可提供不同的信贷方式,充分运用动产和不动产抵押、担保、信用等方式,切实提高小微企业融资的灵活度; 三是扩大金融部门经营自主权,积极向上争取政策,合理下放贷款审批权限,缩短贷款调查时间,提高贷款审批效率; 四是政府建立小微企业信用担保中心,充分发挥担保平台作用,进一步扩大融资担保能力,为小微企业的发展创造一个宽松、公平、和谐的发展环境。 5、提高金融机构服务县域经济的意识。
|
|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转到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