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财经评论 >> 正文内容

默克尔演讲折射中德关系走向

来源:广州日报    作者:刘明礼    发布时间:2012年02月04日

  默克尔执政6年来5次访问中国,对中国的了解愈加深入,中德关系已经渐渐度过“磨合期”,战略互信得到加强。

  德国总理安格拉·默克尔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邀请,2日上午抵达北京开始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昨日下午,正在广东考察的温家宝总理和她在广州与中德企业家举行了座谈。

  抵穗之前,默克尔访问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并就国际经济金融形势、政策及中德关系发表演讲。笔者有幸聆听了此次演讲,从演讲透露出的消息看,中德关系将有望走向务实、稳定、成熟,经贸领域将是双边合作重点。

  作为国家领导人,默克尔演讲有必要考虑周全“面面俱到”,此次演讲中也确实涉及到政治、经济、外交、文化等诸多领域。但从时间分配上看,默克尔至少把半数以上的时间留给了经济议题,既介绍了中国关心的欧债问题情况,也就加强经贸合作指出了具体方向,如电动汽车标准、中小企业合作等。默克尔演讲结束后,中方观众的提问几乎是“清一色”的经济问题,比如欧盟的“财政联盟”前景、评级机构作用,从侧面显示出双方在经济合作方面的迫切愿望。

  默克尔上台之初,中德关系曾因意识形态等领域的分歧出现波折,而此次演讲只是“例行公事”地提到了这些问题。之所以说是“例行公事”,是因为从欧洲的政治现实看,其国家领导人出访社会主义国家如果不提及人权问题,回国是无法交代的,这虽然是戴着有色眼镜看他国,但也是客观现实。默克尔此次演讲也“不可避免”地提及该问题,但篇幅不大,态度也较为诚恳谦和,认为“中德在这些方面有不同看法,有必要对话交流,彼此了解,这比相互指责、批评要好”,并未摆出他人惯有的高傲姿态,将自己的价值观强加给中国,体现了尊重。这也可以看出,默克尔执政6年来5次访问中国,对中国的了解愈加深入,中德关系已经渐渐度过“磨合期”,战略互信得到加强,这为在具体问题上的合作奠定了良好政治基础。

  今年是中德建交40周年,默克尔选择中国作为第一个欧洲以外的访问国家,也成为中国农历新年里接待的第一个外国元首。此访不仅具有象征意义,更反映出中德都有走近彼此的战略需求。近年来,相比美欧陷入金融、债务危机,中国经济强劲增长,国际地位与影响力的提升有目共睹,欧洲要走出危机,势必要借力中国。而在债务危机中,德国的地位日益凸显,很大程度上主导着欧洲的未来。中国要处理好中欧整体关系,德国的角色越来越重要。在这一背景下,中德彼此借重也顺理成章。

  默克尔此访还有一点值得关注,在应对债务问题上,德国对中国的诉求与南欧国家明显不同。在去年的G20法国峰会上,法国及欧洲其他债务国迫切希望中国购买欧洲国家的债券,帮助其缓解降低融资压力,给中国出了一道不小的难题。但默克尔此访在“买债”问题上并无明显要求,原因在于德国清楚,解决问题的钥匙在于提升债务国的竞争力,实现持续的经济增长,“买债”只能是“治标不治本”。在这一认识基础上,默克尔希望中欧加强深层次的经济合作,借中国的市场带动欧洲经济增长。相比而言,这更有利于实现互利共赢,推进切实合作。

分享:

来源:广州日报

责任编辑:李华林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