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银行类上市公司便掀起新一轮的再融资热潮。中国银行的400亿元可转债、招商银行配股融资220亿元……
8000亿再融资是否会冲击市场?银行类上市公司巨额“融资潮”引发市场争议。正在参加“两会”的中国证监会主席助理朱从玖、全国政协委员前日称,再融资并非银行提高资本充足率的首选。而就在朱从玖之前,中国银监会主席刘明康也在参加“两会”时称,银行再融资,尤其是大型银行再融资“没有问题,资本市场很配合”。
如何消减巨量再融资带来的负面影响?未来银行板块是否能有所突破?
面对来势汹汹的银行融资潮,财经评论人士叶檀认为,面临8000多亿的资金需求,资本市场承接能力面临考验。“A股不是提款机,关键是看采取何种融资方式。”叶檀认为,不计后果的再融资必将引发公司股价的下跌,“市场与公司利益将同时受损。”
“银行融资对于股市的影响可能不会很大。”太平养老基金经理王海涛认为,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去年的放贷加速,导致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下降。而王海涛则认为,从融资的方式上,各个银行已经积极采取各种措施,尽量减少对于A股市场的冲击。可转债、定向增发、配股对市场资金面上的影响要比公开发行相对较小。另外,“目前银行的估值还是很具备投资价值的,再融资长期有利于银行发展,是个利好。” 本报记者 刘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