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农业银行面向“三农”市场定位确立后,开始着手准备规划起草工作。经过反复讨论、几易其稿,目前,已经完成规划起草工作。农业银行《"三农"业务中长期发展规划(2008-2017)》(以下简称《规划》)即将出台。《规划》明确了今后三、五、十年"三农"业务的发展目标,进一步表明了农业银行长期持续服务"三农"的信心和决心。
《规划》分析了"三农"业务发展面临的形势,提出在新形势下,农业银行改制不改服务"三农"方向,坚定不移地实施"三农"和县域蓝海市场发展战略,促进"三农"各项业务又好又快发展。《规划》提出,从2008年起,力争用3年的时间,到2010年,成功探索出"三农"业务发展的有效模式,对"三农"的信贷投放明显增加,"三农"金融服务明显改善。用5年的时间,到2012年,"三农"和县域市场蓝海战略取得重大进展,"三农"经营管理体系高效运作,在农村金融体系中的骨干和支柱作用更加突出。用10年的时间,到2017年,"三农"和县域业务发展成为全行的支柱业务,在农村金融市场上稳居领先地位,能够为"三农"客户提供全方位的优质金融服务。
《规划》目标体系分为服务"三农"覆盖面、贷款投向、绩效管理、能力建设等四个方面,并提出"到2011年,发行惠农卡1亿张、金融服务惠及4亿农村人口,覆盖面达到50%"、"财务重组后,三年内三农金融部贷款翻番、五年超两万亿、农户贷款五年翻两番"等振奋人心的宏伟目标。
同时,《规划》还针对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以及县域中小企业、民生工程等,提出了相应的贷款投放指标和服务覆盖面指标。到2012年,对国家级、省级龙头企业的服务覆盖面达到90%、60%以上,农业产业化贷款余额达到1000亿元;对全国重点镇和全国建制镇的服务覆盖面达到95%、35%以上,农村城镇化贷款余额达到7000亿元;对县域优质中小企业的服务覆盖面达到30%以上,贷款余额达到8500亿元;对县域重点医院、重点高中等社会公共事业单位的服务覆盖面达到60%以上等等。
针对专注服务"三农"和县域业务的三农金融事业部,提出了资产回报率、成本收入比、不良贷款率、拨备覆盖率等绩效管理指标。此外,从产品体系、渠道建设、人才队伍、科技信息化等方面,规划了服务"三农"的能力建设目标。
《规划》提出,要大力支持现代农业、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和农村城镇化、农村商品流通、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积极开展农村金融机构合作,大力扶持县域经济和县域中小企业发展。加强和改善农户金融服务,把服务好农户作为服务"三农"的工作重点,完善农民就业和农民工金融服务,满足富裕农民和县域居民的多样化金融需求。实施产品创新和科技促进工程,加强"三农"产品研发推广力度和科技支撑能力建设。建设"三农"新型信贷文化,探索专业化的"三农"信贷经营管理模式,不断完善"三农"信贷政策制度体系。建立适应"三农"业务特点的风险管理体系,强化"三农"业务风险管理。加强"三农"人才队伍建设,深入推进三农金融事业部制改革,努力打造专业高效的服务"三农"经营管理体系。
据悉,《规划》中部分工作已经启动,各分行各部门正在有序组织实施。为了保证规划的有效性和约束力,农业银行将把规划各项目标任务分解落实到各行、各部门,并建立规划执行监测报告制度和开展中期评估,确保规划落到实处,确保规划目标如期实现。可以预见,随着各项"三农"业务不断发展,客户规模不断扩大,"三农"金融产品不断丰富,农业银行服务"三农"将迈上一个新台阶,农业银行"三农"服务能力将实现新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