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国内银行 >> 正文内容

借道信贷资产转让 银行曲线放贷升温

来源:中国房地产报    作者:方帅    发布时间:2010年03月01日

  经历2009年的信贷盛宴之后,银行正在筹划过好“紧日子”。

  2010年伊始,信贷规模调控、提高准备金率等一系列措施密集出台。如何在“缩贷款”和“保利润”两个目标之间走钢丝,成为银行首要考虑的问题。

  近日,在一场高规格小规模的银信界人士内部讨论会上,与会的某银行高管对本报记者透露了商业银行的应对之策:通过与信托公司合作,将超出规模部分的贷款以信贷资产转让的形式出售给信托公司,再由信托公司以此为标的做成信托理财产品卖出,贷款到期时理财产品如果能顺利收回本金,就基本完成给了企业的资金输血。当下,这一方式正在被广泛应用于房地产企业的银行融资

  此举不仅可以规避监管部门的资产规模限制,而且不占用银行的资本金,收益也非常可观。在信贷规模趋紧而利润指标增加后,此举将被各家银行广泛应用。

  不过,这一金融创新并非高枕无忧。与会人士认为,在开发商资金渴求的欲望膨胀和银行利润指标的压力下,任何形式的信贷投放都蕴含着风险。

  信贷腾挪术

  在贷款发放已经超过监管要求,或者银行希望在贷款规模之外开发更多客户时,这种曲线放贷的方式就可以派上用场。

  上述银行高管介绍,信贷资产转让的操作手法如下:

  首先,将需要转让的贷款(以10亿元为例)以信贷资产转让的形式卖给信托公司;

  其次,信托公司以贷款为标的做成理财产品,再卖给该银行的个人投资者或者对公客户投资者;

  随后,投资者认购达到10亿元后,把资金打到信托公司账户。信托公司以这10亿元资金支付给银行作为购买10亿元资产包的资金。

  通过这种形式,银行将贷款成功转移出表。前期的操作基本完成。

  贷款到期后如果能正常收回,银行能获得贷款企业的10亿元本金和5.4%的利息。又因为此部分贷款已经卖给信托公司,银行需要把这部分收益转给信托公司,再由信托公司继续分配,10亿元本金和收益分给投资者,2%的收益分给银行,剩下的0.7%归信托公司。

  “信托公司给银行2%的收益被称为财务顾问费收入(各商业银行有所不同)。”银行高管透露。

  记者调查几家银行后了解到,财务顾问费收入并不固定,各家银行根据贷款的收益率而确定,比如长期贷款如果达到5.6%或者5.9%的利率,财务顾问费收益就高。诸如票据贴现只有约4%的利率,财务顾问费就只有约1.5%的收益。

  该高管告诉记者,贷款紧缩时,财务顾问费收入是银行利润的重要来源之一。“卖出贷款期限越长,相应的财务顾问费收益越大。”他说。

  其中,房地产贷款作为利息较高的中长期贷款更受银行追捧。银行高管透露,信托理财的发行规模与贷款数量是相匹配的,收益率一般都会高于银行同期定期存款利率,所以房地产信托理财并不愁卖。

  该潜规则得到了信托公司的默认。一位不愿具名的房地产信托经理告诉记者,此模式中信托公司的利润并不高,信托公司就是薄利多销,靠流水的量和规模赚钱。

  事实上,银行通过信贷资产转让的方式为房企融资已经越来越频繁。例如:在中海·绿城1号房地产投资信托计划中,中国工商银行作为理财计划的管理人,将以现金认购所有优先级信托单位(大概17亿元),绿城房地产则认购不少于次级信托单位的60%。随后,信托公司再将其中的16.871亿元贷款给绿城,年利率高达14%。工行则将这个信托产品当作高收益的理财产品卖给客户,年利率为8.5%,银行可获得大致5.5个百分点的利差收益。

  风光的背后

  表面上看,银行通过信贷资产转让可以获得财务顾问费或利差收益,但银行的好处远不止于此。银行高管透露:“贷款转移之前10亿元贷款是银行资产,卖给信托公司之后10亿元现金又成为银行的资产,银行可以再利用这10亿元向其他行业继续放贷,由此形成信贷资产转让这个模式的循环。”

  由此可能引发的后果则是:一边是信贷闸门收紧,一边是房地产信托的泛滥发放。根据信托专业机构用益信托工作室的统计,截至1月27日,1月份房地产信托共发行16款,总计29.65亿元,占同期信托总量比率超过30%,规模占比接近50%。近几个月来,已有江苏舜天 、香江控股  等十余家房企公告了信托融资计划。

  “当下信托泛滥,表明银行给房企放贷的冲动还是很大。”信托经理表示。

  该信托经理坦言:信托融资只是形式,银行才是真正幕后推手。“信托公司就是一个中介(通道)而已。

分享:

来源:中国房地产报

责任编辑: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