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人士普遍认为,监管层的调控政策已经显效,在信贷控制和窗口指导下,今年的信贷投放会较为均衡。
比去年同期大幅下降
根据央行昨日发布的2010年1月金融统计数据报告,2010年1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为62.51万亿元,同比增长25.98%,增幅比上年末低1.7个百分点;狭义货币供应量(M1)余额为22.96万亿元,同比增长38.96%,增幅比上年末高6.61个百分点。市场货币流通量(M0)余额为4.08万亿元,同比下降0.79%。当月净投放现金2512亿元,同比少投放4352亿元。由此可见,M1的信贷量持续加大,1月份新增贷款达到1.39万亿元。
虽然1月信贷数据依然高企,但1.39万亿元的数字比去年同期的1.62万亿元有大幅下降,而且这一数字也低于此前媒体报道的1.45万亿元的市场预期。业内普遍认为,根据早放贷,早收益的规律,银行业一直有集中在首月放贷的惯例,而随着首月集中放贷的结束,后期新增贷款将大幅回落。
紧缩政策预期减弱
从1月中旬开始,监管层频繁收紧银行信贷政策,先后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差别准备金率等多种措施,控制各银行放贷节奏。有分析人士认为,1月新增信贷1.39万亿元,显示出了监管层此前采取的调控措施已经显示出效果,紧缩政策预期有所减弱,银行加紧放贷的动机也不再强烈。由于监管层屡次重申“均衡放贷”,加之按照每年放贷“前多后少”惯例,预计新年首月过后,新增信贷将大幅下降。
“1月份的贷款增长情况表明,监管层对金融机构的调控起到了明显效果。监管层今年强调信贷均衡投放,以往商业银行的4∶3∶2∶1的季度贷款投放比例,可能会调整为3∶3∶2∶2。如此一来,一季度新增信贷将会控制在2.5万亿元以内。”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专家刘煜辉说。
“尽管1月份贷款增加较多,但在年初效应消失、监管部门加强窗口指导以及银行主动调整投放节奏、加强信贷投放管理的综合影响下,未来新增贷款将回归平稳。”交行金研中心在其最新的报告中指出,维持2010年新增贷款8万亿元左右的判断。西南证券银行业分析师付立春则预测,2010年全年的信贷将不会超过7.6万亿元,将低于市场预期,银行业绩的增长将从规模依赖转向利差依赖。
专家点评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
仍应密切关注通胀问题
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1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1.5%。1月份人民币各项贷款增加1.39万亿元,同比少增2243亿元。贾康表示,CPI增长低于预期,市场的加息预期将会减弱,央行加息时间很可能延后。但总体来看1月份CPI、PPI及信贷数据基本符合预期。主要反映了目前中国的利率稳定,银行业放贷的步伐稳定,但还是应密切关注通胀问题。信贷、房价的变化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政策信号。
中共中央党校研究室副主任周天勇:
2月信贷或减速加息要慎重
2月份的信贷投放可能会减速,央行近期加息的可能性不大,因为加息极有可能会导致人民币升值,进而对出口形成压力。
央行会否加息要看2月份的PPI和CPI的涨幅,这一举措的推出还是慎重为好,因为加息极有可能导致人民币升值,进而对出口造成压力,央行近期的操作可能还是以微调为主,采取控制存款准备金率、公开市场操作、商业票据对冲这一类的办法。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
仍应密切关注通胀问题
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1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1.5%。1月份人民币各项贷款增加1.39万亿元,同比少增2243亿元。贾康表示,CPI增长低于预期,市场的加息预期将会减弱,央行加息时间很可能延后。但总体来看1月份CPI、PPI及信贷数据基本符合预期。主要反映了目前中国的利率稳定,银行业放贷的步伐稳定,但还是应密切关注通胀问题。信贷、房价的变化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政策信号。
中共中央党校研究室副主任周天勇:
2月信贷或减速加息要慎重
2月份的信贷投放可能会减速,央行近期加息的可能性不大,因为加息极有可能会导致人民币升值,进而对出口形成压力。
央行会否加息要看2月份的PPI和CPI的涨幅,这一举措的推出还是慎重为好,因为加息极有可能导致人民币升值,进而对出口造成压力,央行近期的操作可能还是以微调为主,采取控制存款准备金率、公开市场操作、商业票据对冲这一类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