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赣州政经 >> 正文内容

赣州春运第一天

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作者:佚名    发布时间:2012年01月09日

编者按:1月8日,为期40天的2012年春运工作,在寒风中拉开大幕。赣南日报记者分别来到机场、汽车站、火车站等地,就春运第一天情况进行了采访。

  1月8日,赣州火车站候车大厅里,挤满了等候上车的旅客。当日,一年一度的春运拉开帷幕,至2月16日结束,为期40天。记者郭芷汇 摄

铁路:高校生成为客流“主力军”

    1月8日,赣州火车站的人流量明显增多。记者从铁路部门获悉,为了给候车旅客作好遮风避雨的准备,赣州火车站已经在站前广场和候车室门外搭起了大棚,当日客流量预计将达1.5万人次,比2011年春运首日客流量提升近10%。

当日,记者在赣州火车站现场看到,站内大部分旅客都是高校学生。据悉,我市高校今年从1月5日起放寒假,最晚于今年1月13日放假,陆续放假的异地高校生成为2012年春运首日火车客流的“主力军”。

记者从南昌铁路局赣州车务段获悉,春运期间,赣州车务段预计发送旅客153万人次(同比增长3%),日均发送3.8万人。春运节前主要以到达客流为主,节后将以发送旅客为主,客流高峰期将集中在农历正月初五至正月十三和农历正月十六至正月二十四两个时段,共计14天,客运最高峰将出现在农历正月十七。

在赣州火车站站前广场的大棚处,记者看到赣州铁路公安民警将印制好的乘车服务指南、识别假票指南等资料发放到每一位进站旅客手中,并细心解答旅客的咨询。赣州铁路公安民警提醒乘客:候车期间,要看管好自己的行李物品,不要交给陌生人看管,以免丢失、被盗。如果发现有诈骗、敲诈勒索、倒卖车票、制贩假票等违法犯罪活动线索或需要帮助时,请及时向公安民警求助或举报。(记者胡星)

公路:首日发送旅客1.2万人次

  1月8日,记者从赣州汽车客运方面获悉,我市今年早准备、早安排,通过增加运力、联网售票、增开售票窗口等方式,保证春运期间车站运力充足、旅客购票便捷。春运首日,我市汽车客运发送旅客1.2万人次。

  当天上午,记者在赣州汽车客运站售票大厅看到,大厅没有出现购票“长龙”,8个窗口同时售票,旅客排队十余分钟就能购到票。在车站进站口,进站安检程序严格,每一位进站乘客必须将随身携带的行李通过安检装置方可入内。候车大厅内干净整洁,旅客候车秩序井然。

  为保证旅客购票便捷,自元旦开始,预售汽车票时间从10天延长至15天。赣州四站(即赣州汽车客运站、汽车客运东站、汽车客运南站、火车站招呼站)与赣县、大余等多个县(市、区)11个售票网点实现了联网售票。 在赣州汽车客运站,旅客高峰期售票窗口将增加至16个,检票口增至8个。兴国县汽车站增开了2个售票窗口,延长每天售票时间,并在龙口、社富两个民工流集中的乡镇设立联网售票点。该县还在高速出口、火车站及部分乡镇设立9个春运服务站,组织县内客运车辆日夜在服务站等候,方便返乡旅客零距离换乘。

  在保证运力方面,我市不但增加了十余辆汽车充实运力,还与广州、深圳、珠海、厦门等多个城市的客运企业签订了调配运力协议,在突发旅客高峰期,可随时调配外地运力运输旅客,防止旅客滞留。兴国县出台多项措施提高运力,确保春运安全顺畅,该县汽车站提前调度,增加省际客运车辆55辆,县内班线每天增发50多个班次,比平时增长40%。

  据预测,今年春运节前汽车旅客高峰将出现在1月15日左右,节后高峰将出现在1月24日。春节过后,我市汽车客运将增开至上海、杭州、苏州、昆山、武汉、南京、无锡、常熟、张家港等地的班线,保证旅客出行。(淑芳 荣华 李坚 记者刘珊伊)

 民航:进出港旅客未明显增加

  1月8日,虽然天气较为阴沉,但当日航班起降时间基本正点,共起降航班20个架次,分别通达11个城市,运输旅客近1500人次,其中,赣州至海口航班于春运首日正式恢复开通。

  记者在现场看到,当日由北京来的旅客较多,有100多人,其他航班进出港的旅客还未出现明显增加。据机场工作人员预计,客流高峰将在除夕前后3天内形成。在候机大厅,登机指示十分醒目,座椅干净整洁,出行旅客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井然有序地办理着登机手续。与公路、铁路不同的是,乘坐飞机出行的旅客大多选择“电话购票”的方式订票;旅客们普遍表示机票不难买,订票过程很方便、很顺利。

  赣州机场售票中心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春运往返高峰期内,赣州至个别城市的机票已经售罄。“除了赣州至南昌的往返航班,春运期间其他航线的航班机票目前已经没有折扣。考虑到春运期间,赣州往返上海、广州两地的旅客将会大幅上升,经与各航空公司协商,赣州将增开至上海浦东往返航班11班,赣州至广州往返航班8班。赣州至厦门机票从1月15日开始已经趋紧,赣州至北京、上海、广州航班的机票从1月18日开始已经售罄;而春运返程高峰即1月28日至1月30日,从北京、上海、广州至赣州的航班机票也已售罄。”这位负责人说。

  为应对可能出现的冰雪、低能见度等复杂天气情况,确保来往旅客度过一个欢乐、祥和的新春佳节,赣州黄金机场近期举行了冰雪演练,加强了飞机维护和有关设备的检修,加大了对跑道道面的巡查力度,完善了设备故障应急保障预案,重点加强对降雪、低能见度、空中积冰等复杂天气的观测和预报以及航班大面积延误等情况的应急演练。(邱万柏 曹燕翔 记者谢若闲)

   春运首日赣州机场迎送旅客千余人次

14日起广州上海往返航班将加班   

  1月8日,为期40天的2012年春运大幕开启。图为赣州机场的乘客们在等候登机。邱万柏 记者刘航 摄

  1月8日是2012年春运首日,当日赣州机场开通了10个航班共20架次,迎送旅客近1500人次。

  记者获悉,当日共开通至北京、深圳、广州、上海、合肥、南昌、济南、成都、厦门、南宁、海口11个城市的10个航班,且截至1月8日,赣州机场已开通至北京、上海、广州、成都、福州、南宁、深圳、厦门、合肥、济南、南昌、海口、贵阳13个城市的航线。记者得知,多数乘客已通过电话预订机票,其中北京、上海、广州3地的航班最为火暴,而这三地的返程机票也非常紧俏,节前与节后3天内的机票已基本告罄。

  另外,春运期间,往返广州、上海的乘客出现骤增,为此,赣州机场将从1月14日起加开赣州-广州、赣州-上海的航班。飞往广州的航班在原有一天一班的情况下,将于本月17日、19日、20日、21日、27日、28日、29日、31日增开一个航班;飞往上海的航班在原有基础上,将于本月14日至21日、27日至29日增加一个航班。有需要的旅客可通过电话查询预订机票。(邱万柏 记者刘航)

春运首日铁路客流平稳

迎来学生客流高峰

1月8日上午,在赣州火车站候车室内挤满了旅客。记者刘善盛 摄

  1月8日记者获悉,当日,赣州火车站发送旅客15000余人次,客流总量较平日有所增长。

  赣州火车站相关负责人说,连日来火车站日均发送客流量维持在14000人次左右,并呈平稳增长趋势,1月8日发送客流量有所增长,达15000余人次,且客流中以学生流居多,预计此次客流高峰将持续至1月上旬结束。

  铁路部门预计将在1月15日至1月19日迎来首个春运客流高峰,并提醒广大旅客请尽量错峰出行,不要轻易更改行程。通过网络及电话订票成功的旅客,应提前到车站售票窗口、代售点换取纸质车票。

  今年春运从1月8日持续到2月16日结束,在此期间,火车票全部实行实名制,购买1月8日及以后的票,需要带好相应的身份证件。届时,赣州火车站将按照候车区域分两处设置24个验证口,对前往沪杭、广深方向的旅客验证进站。

  今年我市实行了电话订票、网络购票和代售点售票三种购票方式,且今年春运火车票预售期提前,导致购票旅客出现分流,不少旅客已提前购买了出行的火车票,但随着春节的临近,火车票预售进入高峰,部分车次车票仍旧趋于紧张。目前,前往北京、上海、成都等方向的火车票依然很俏,建议旅客提前做好出行计划,避开热门线路和车次出行。(记者刘善盛 实习生程舒)

汽车站客流高峰预计在小年后

目前以区域短途客流为主

  1月8日是春运首日,截至当天下午4时,赣州汽车站已发送旅客1万人次左右。

  据赣州汽车站负责人介绍,每年春运第一天客流量都不是很大,目前主要客流为区域短途旅客,真正的客流高峰期会在小年前后,届时,车站将同时迎来民工返乡流、学生流。在春运客流高峰期,赣州汽车站将启用16个售票窗口和8个验票口,根据每日客流量增幅情况,将相应增加汽车班次,调整了售票时间,增设售票窗口和检票人员,避免旅客滞留,对信丰、于都、大余、安远四条区间客流量较大的班线将设置专库售票、验票。

  据了解,春运期间,赣州汽车站还将严格按照“三不进站、六不出站”“五不准发车”的要求严把车辆安全行车关;严把车辆安全例检合格证关;严把车辆班前检查关;严把旅客行包安全检查关;严把营运车辆核定座位关,确保每一名旅客平安返乡。(记者张火金 实习生程舒)

分享:

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责任编辑:李华林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