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加息问题各家推理不同但结论相近
在上周加息传言的氛围中,各家提出了各自的看法,倾向性意见是认为近期加息的可能性甚微,但对于真正开始加息的时间点有较多的看法。
光大保德信认为未来央行会“边走边看”,根据提高央票利率、存款准备金率的效果,来决定是否加息、何时加息、加多少。不过总体上,预期央行加息的时间节点会由之前预期的下半年提前到上半年,最快在3月份有可能加息。央行适度紧缩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防止商业银行在一季度、尤其是一月份抢发信贷,抢占市场份额,造成流动性过度泛滥,是为了把流动性从“过度”宽松的倾向拉回“适度宽松”。而央行的次要目的是为了管理通胀预期。
诺德认为利率不会轻易动,更可能随着美国利率的上调而相机抉择。可以看到,政策属于一个内生变量,经济好才会有政策的调控,以避免过热,而一旦经济增速下降较猛,政策又会放松。最终的目标是尽可能降低经济波动性,即使不能“熨平”经济周期。金元比联持类似观点,预计未来一段时间央行可能还会通过利率或银行存款准备金率进行流动性的调整,但加息还为时尚早,国内的加息一定程度上受牵于美国的加息预期。
招商银行认为目前央行关注的主要有两个:一是CPI增长过快;二是新增信贷投放过快,这两者的共同点就是均会引发公众通胀预期上升,这也反映出央行目前货币政策调控的目的还在于稳定预期,如果判断属实的话,那么近期再次出台货币政策的可能性就不大了。可以看出虽然在推理原因上各家有所不同,但总体上结论是一致的,即当前加息的可能性不大,在加息前货币当局仍有相当大的回旋空间。
在央票利率到位前各家均持短久期
预计利率产品仍将保持小幅震荡的态势,难以突破目前的收益率水平形成趋势,而信用产品在前期大幅下行之后收益率或将启稳,特别是短期优质短融料将受到回购市场利率上行压力的影响(工银瑞信)。由于准备金率调后,春节前货币政策预计将为真空期。故未来一段时间内,债券市场将面临一个相对稳定的市场环境,而需求也将逐步影响到市场短期趋势。体现在一级市场招标方面,机构配置需求格外强烈,短期内对市场形成支撑和刺激。在二级市场水平基本已调整完毕,且在1.5年以上品种利率水平已蕴涵了1-2次加息预期的背景下,短期债券市场会稳中有升。未来风险点在于资金面的突然变紧和突然加息,目前还看不到相关触发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