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赣州政经 >> 正文内容

赣州定位加快与转型发展新坐标
看赣州如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强壮经济筋骨

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作者:任继众 谢松伶    发布时间:2011年12月28日

  2011,一个阶段性标志的数字;2011年,“十二五”的开局之年。这一年,赣州紧紧抓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大力实施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生态化战略,在“加快”上着力,在“转型”上突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迈出了坚实步伐——

  今年5月,国家开发银行与市政府签署支持赣州“十二五”加快发展、转型发展开发性金融合作备忘录,“十二五”期间,国家开发银行将在产业转型升级等领域,为赣州提供总量为500亿元人民币的融资支持;

  今年7月,“红耀中华 客盈天下”江西赣州旅游推介会成功在北京举行,为打响赣州旅游产业品牌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今年10月,赣南脐橙作为江西优质水果代表进入第八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优质水果展;

  今年11月,由“国新控股”全资子公司中国华星氟化学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投资3.4亿元的3个氟化工项目分别在赣州开发区、全南、石城同时开工。

  我市工业经济增长点由原来的单一发展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百花齐放。稀土和钨及其应用产业集群主营业务收入年底有望超过600亿元,比去年多200亿元。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主营收入、利税总额有望分别达到1700亿元和195亿元。主营业务收入超过100亿元的园区将达到8个……

  循着产业发展脉搏,处处感受到赣州通过让经济筋强骨壮的举措助推加快发展、转型发展的坚强决心和结出的累累硕果。今日的赣州,正在加快发展、转型发展的大路上阔步前行,定位属于自己的新坐标。

定位加快与转型发展新坐标

——看赣州如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强壮经济筋骨

□记者任继众 谢松伶

 
  近日,研创光电科技(赣州)有限公司技术人员在操作LED陶瓷基板叠层机。落户赣州开发区香港工业园的该公司近期试生产,成为全国第一家自主研发生产LED陶瓷基板的企业。今年以来,赣州开发区引进了一批高新技术企业,通过高端产业引领,优化产业结构,进一步将区位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 记者何敏 摄

  ■撑起发展脊梁 增强经济核心竞争力

  日前,国家钨与稀土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赣州)顺利通过了江西省质监局组织的“二合一”专家组扩项评审。此次扩项范围主要为稀土矿石,钽、铌矿石和钽铌化学成分分析,总共两大类20个参数,这是国家钨与稀土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赣州)成立以来的第三次扩项。截至目前,检测项目达到82项360个参数。这是我市致力于做大做强高端矿产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缩影。

  坚持加快发展,推进转型发展,新型工业化是支撑,也是经济核心竞争力关键所在。今年以来,我市163个重点工程项目有150个开工在建,预计年底可完成投资500亿元,比去年多120亿元。重点工程项目完成投资额之高,大项目之多,产业项目所占比重之大均创历史新高。我市坚持保护资源、发展精深加工等原则做大做强高端矿产业,使赣州的资源优势和对外引资合作吸引力明显提升。同时,我市不断加大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及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今年前三季度,全市完成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542亿元,同比增长21.4%。我市新上的高新技术产业项目日益增多,产业发展态势良好;全市新上高新技术产业项目24个,项目总投资达87亿元。

  结合市情,我市重点发展钨新材料、稀土新材料、新能源汽车、永磁电机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目前,我市制定下发了《赣州市新能源汽车及配套工程实施方案》,草拟了产业招商优惠政策。江西省第一个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江西(赣州)新型电子材料基地已经落户赣州。我市还有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电池基地等7个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正在申请中;落户我市的孚能科技公司加快锰酸锂动力电池研发步伐,完成了企业的国内外尽职调查和产品性能测试;上海安乃达与赣州稀土矿业公司“牵手”,三年内投资总额达5亿元,形成年产500万台电机能力;江环汽车和鸿翔电动车公司正积极引进战略合作者……如今,我市金属新材料、非金属新材料等五大优势领域已形成较明显的产业族群,这将对赣州高新技术产业形成重要的聚集效应、共生效应和协同效应,从而提升整个产业的竞争力。

  近日,赣州章源钨业新材料有限公司工人在喷雾干燥塔前忙碌。该公司总投资5.4亿元,年产1000万片高精度、高性能涂层刀片二期工程正在紧锣密鼓地建设中。该项目竣工投产后有望成为世界装备最先进、自动化程度最高的涂层刀片生产线。 廖树斌 见习记者郭芷汇 摄

  ■擦亮生态名片 舞动绿色崛起重要一翼

  青山环抱,绿水环绕,赣州宛若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赣江、东江的源头。

  发展生态化,是坚持加快发展,推进转型发展的优势所在。为打造一流生态环境品牌,我市树立生态为重理念,举全市之力推进生态园林城市创建,努力把赣州建设成为江西绿色崛起的重要一翼和生态经济、生态文明示范区。我市科学编制了赣州市城市生态系统规划等,把生态建设资金纳入各级政府年度财政预算,建立健全生态考核制度,创新推进林业生态恢复工程和保护森林资源工程,对境内主要河岸外第一层主山脊内所有林木全部实行封育,加强以阔叶林为主的水土涵养林建设,采取人工造林、低产林改造等综合措施,逐步建立景观特色鲜明的绿色生态支持体系。同时,我市全面推进水环境整治工程、矿区植被恢复工程、绿色新农村建设工程等10余项生态工程,全方位推进绿色生态赣州建设。截至目前,我市累计拒绝环保不达标、不利于生态环境的工业项目20多个,涉及外来投资33.6亿元。我市森林覆盖率高达76.25%,居全省第一。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赣州经济发展的聚宝盆。我市因地制宜地做大做强文化和旅游产业,使文化旅游互动双赢,让灵山秀水流“金”淌“银”。今年“十一”期间全市共接待游客154.08万人次,同比增长31.8%;旅游收入47653.5万元,同比增长38.5%。今年前11个月,全市共接待旅游总人数1655万人次,同比增长27%;旅游总收入12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2%。赣州正着重抓好“四区三线六重点”建设。“四区”即以章贡区为中心,以城郊、休闲度假、避暑娱乐为主要特征,以峰山省级森林公园、通天岩风景区为主体的城郊休闲生态旅游区;以大余、崇义、上犹为中心,以小火车、原始林涛竹海、温泉瀑布、平湖秀色为主要特征,结合赣南民俗风情,以陡水湖、梅关、阳岭和五指峰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西部山区生态旅游区;以安远、龙南为中心,以探源考察、原始森林、丹霞地貌、绿色果蔬为主要特征,以三百山国家公园、九连山自然保护区为主体的南部探源生态旅游区;以瑞金、宁都为中心,以丹霞地貌、宗教文化、革命圣地为主要特征,结合红色革命传统教育,以翠微峰国家公园和罗田岩、会昌汉仙岩、赣江源头为主体的东部观光生态旅游区。“三线”,即西部山区生态旅游线路、南部探源生态旅游线路和东部观光生态旅游线路。“六重点”,即重点建设发展6处生态旅游示范公园。

  ■做强特色产业 打造现代化农业品牌

  “八山半水一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园”。这是对赣州山地、耕地、水面、道路、农舍布局的精辟概括。

  坚持加快发展,推进转型发展,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基础。以统筹城乡发展理念为指导,做大做强特色农业产业,是农业农村现代化战略实施的重要抓手。我市围绕做大做强脐橙、生猪、花卉苗木、蔬菜、油茶、工业原料林等主导产业和区域特色产业,整合各种农业发展资金,致力于打造一批集生产、加工、营销、科研、中介服务于一体的现代农业产业园。今年以来,我市六大主导产业快速发展,脐橙面积181万亩,产量突破140万吨;新造高产油茶19.19万亩;新建桂花苗木基地5.42万亩;新造工业原料林33.82万亩;与广东温氏集团签署200万头生猪产业化合作项目,生猪出栏570万头,增长5.7%;新增蔬菜面积5万亩,产量达240万吨,增长5%。

  我市致力于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目前,全市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40%以上,开始进入农机化中级发展阶段;脐橙生产全程机械化程度国内领先;建立了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20余个,创建省级以上无公害农产品基地超百个,培育农业知名品牌100多个。

分享:

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责任编辑:李华林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