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州晚报 作者:周善汉 实习生刘尚正 发布时间:2011年12月28日
2011年的最后一个月,赣州中影国际影城终于开门纳客了。尽管有网友在其早先开通的官方微博上抱怨“让我们久等了”,但开业几天来这里依然人气爆棚。
这种热闹的场景,也勾起了老一代赣州人的美好回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赣州的电影院亦如现在这般火爆,以至于许多“老赣州”还习惯把文清路与青年路的交会处称为“人民影城”——只是后来的一段时间内,随着市场经济的冲击,赣州电影业逐渐暗淡下来。
而现在,那种浓郁的电影气氛又回来了。截至目前,3家影城分别在新老城区正式营业,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市民前往观影。业内人士认为,在国家和地方都在大力扶持文化产业的背景下,赣州所掀起的这场“视觉风暴”来得顺其自然。
从冷清到火热
——虔城影院的复兴之路
12月26日,赣州中影国际影城大厅内,等候买票的顾客熙熙攘攘。 记者刘念海 摄
影院兴起和角逐
目前,赣州已有三家影院分布在新老城区。三家影院中营业时间最长的为一年多,它们以各自的特色吸引不同的观影人群。
随着影院数量的增加,人们关注的是,面临日益激烈的竞争趋势,今后赣州城区的影院将会有怎样的发展?多家影院的加盟能否激发赣州形成一个更加强大的消费市场?
赣州银河欢乐影城总经理谢春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从新型放映机到宽敞的厅室,银河的设计都极具前瞻性。同时,从市场调研到促销活动,从微博宣传到版权保护,从数字放映机到场馆服务,这家现代影院已经有了一套相对完善的经营管理模式。
先前开业的唐人轩国际影城由于地处老城区,场馆老旧、停车不便是制约其发展的主要因素。但是从目前的情况看,这家影城仍然是居住在老城区的影迷之首选。
赣州中影国际影城总经理龙丽华毫不避讳自己的竞争优势——其已具备购物、餐饮、停车位一体化的商圈优势。龙丽华认为,几家影院之间如果是一种良性的互动,就能争取更多的市民加入电影消费的行列,从而共同瓜分一个更大的消费市场。同时,这也将有利于培养赣州市民形成一种健康的大众娱乐生活方式。
事实上,影院除了具备观赏娱乐消遣的意义,现实还让它成为新的经济文化增长点。例如,它已经成为婚礼庆典、团队会议等各种活动策划地。其中,12月初在银河欢乐影城的一场求婚,便在一时之间成了谈论的热点。
业内人士认为,在物质生活较为丰富的今天,人们迫切需要一种现代的消费方式。现代社会人们将更加注重健康文明的娱乐生活方式。对于多家影院的兴起和角逐,不少业内人士认为电影降价将是一个必然的趋势。而票价或许才是影响观影人数的最有效的杠杆。
当下观影成时尚
给普通消费者的一个直观感受是,随着进驻赣州的影院的增多,各种促销活动也多了起来。在一家电脑城工作的小林就向记者透露,他在某影城办了一张会员卡,花一百多元就能有四张电影票和一些套餐。
与小林一样,如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影院作为聚会场所。继KTV、酒吧之后,看电影成为新的大众娱乐生活方式。赣州银河欢乐影城总经理谢春生注意到,观影人群以年轻人居多,而年轻人中又以高学历人群为主。而赣州中影国际影城总经理龙丽华下一步的努力方向是,通过一系列亲民化活动,让电影成为实质意义上的大众娱乐文化。
新电影院的营销手段也紧跟潮流。这些影院除了拥有各自的官网、及时更新影视资讯之外,更是大打微博战略,希冀通过平民化的传媒手段,拉近与消费者的距离。记者观察发现,微博的传播效应的确不可低估,银河欢乐影城今年4月开通的官方微博现有约2500名粉丝,而中影国际影城于10月底开通的官方微博已有近千名粉丝。
“在今年母亲节的时候,我们做过一个带妈妈免费看电影的活动,活动当天真的很感人。”谢春生对记者说,“就拿《失恋33天》来说,影片最后讲述了一对老人的爱情故事,是对年轻人爱情观的一种启迪,我们也希望有更多的年轻人能把父母带进影院,感受一下现代影院的氛围。”
回望一度很萧条
民众对新兴电影院狂热的背后,深藏的是我市电影文化市场曾经冷寂萧条的迹象。记者调查发现,包括赣南剧院等曾经风光一时的电影院,自上世纪80年代电影体制改革后,都开始走下坡路,至今仍然未能苏醒过来。
最让老一代赣州市民津津乐道的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火爆的电影市场。据悉,在电影业繁荣时期,赣州城区拥有人民电影院(又称“人民影城”)、红旗电影院、赣州电影院及赣南剧院四家影院。一名曾在章贡区电影公司工作了20多年的电影工作者对记者说,当时赣州的电影院非常火爆,城区四家电影院的上座率都很高,片子好的时候场场满座、一票难求。他回忆称,有一年上映《红楼梦》《少林寺》等热门影片,由于座位不够,许多市民就在过道上摆个凳子看。
但是,随着电影体制的改革和电视、电脑等新兴科技的冲击,赣州的电影市场逐渐走向低迷。到目前,人民影城、赣州电影院及红旗电影院早已不复存在,只剩下赣南剧院还在惨淡经营。而由于电影业日益萧条,赣南剧院也常被作为各种单位活动的场所,白天基本上不放电影。
在一些县(市),同样的困境摆在人们面前,许多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出生的年轻人甚至不知当地还有电影院。据记者了解,许多县(市)的电影院早已不放电影,它们多数时间被一些商家承包下来搞展销,或者租给外地来的杂技团搞演出。
前景进入新拐点
随着大型影院在赣州的兴起,赣州市的电影市场是否进入一个新的拐点呢?种种迹象表明,赣州电影业迎来新机遇。
赣州市文化系统一名工作人员分析,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电影市场火爆的原因在于当时电影是一种新兴事物。而现在,随着国家对文化产业的重视和投入力度的加大,电影业迎来“新春”是一件水到渠成的事。
记者在此次采访中,接触过多名长期工作在文化系统的工作人员,他们普遍认为,在赣州,电影这块蛋糕可以做得很大,甚至在县一级,电影市场仍然大有前景。
另一方面,整个电影行业的发展也是赣州影院迎来新生的有力推手。中国电影家协会在今年10月中旬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截至当月,全国电影市场票房已破百亿元。另一则消息称,截至11月底,电影《失恋33天》票房突破3.2亿元。记者注意到,虽然业内对这份报告发出各种各样的质疑声,但一个不争的事实是,中国电影已经拥有了不计其数的忠实观众。
一些熟谙时势的业内人士预言,伴随文化体制改革的推进,电影业必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目前的情况是,相关部门为了鼓励民间投资发展电影文化产业,制订了每台放映机补助10万元的政策,并给予一定程度的减税优惠。此外,市文广局将在已争取到国家电影事业发展扶持资金100万元的基础上,继续努力向有关主管部门争取更多的资金和项目,以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记者周善汉 实习生刘尚正)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