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赣州金融网 作者:赖志华 发布时间:2011年12月05日
(本站讯)今年1-11月份,赣州开发区财政总收入实现13.41亿元,增长54.6%,税收收入占财政总收入的比重为90.38%;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实现8.33亿元,同比增长51.2%。财政总收入及地方一般预算收入总量和增幅均位于全市第一,财政总收入首次超过章贡区,居全市首位。
今年以来,赣州开发区按照“发展为先、生态为重、创新为魂、民生为本”的发展理念,加快转型发展,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狠抓项目推进,大力扶持企业发展,紧抓经济增长点和政策机遇,使新的经济增长点及时转化为财税增长点。
提升招商引资质量,促进经济转型升级。赣州开发区完善《主导产业招商优惠政策》,按照“突出主导产业、兼顾配套,强攻外资、主攻内资,抓主不放次、抓大不放小”的招商思路,积极走出去引进来,对钨、稀土及铜深加工、新能源、机械制造等主导产业项目,在用地、财税、用工等方面给予更优惠的支持。1-11月赣州开发区签约项目60个,签约资金160.5亿元。实际利用内资53.98亿元,同比增长35%;实际利用外资1.17亿美元,同比增长40%。
牢抓项目建设进度,加速转化招商引资成果。以落户项目为纽带,围绕征地拆迁、场地平整、土地挂牌、图纸报批、水电报装、施工放线等项目前期工作按月进行全面调度,一抓到底。对所有新引进项目,在优化推进流程,提高建设效率的同时,实行定目标、定人员、定责任,倒计时安排进度。特别是重大工业项目和基础设施项目,实行挂片区领导和挂点区领导“双责任制”, 大力实施一线工作法、十天一督办、倒逼式推进等工作机制,对项目推进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挂点区领导随时调度解决,确保项目推进有实效。
大力扶持企业发展,做大做强产业集群。近年来,赣州开发区先后制定和出台了一系列扶持工业企业、现代服务业、“三个基地”产业、总部经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在税收、土地、水电等方面给予企业优惠,政策优势日益凸显,并设立工业发展专项基金、科技发展基金、低碳生态产业发展基金等各项扶持企业发展专项资金,在企业品牌塑造、技术改造项目建设、工程技术研发平台、新产品和新技术开发应用、高新技术企业申报和企业上市等方面加大了奖励和扶持力度,有效地促进了企业发展。目前开发区内现有企业330余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84家,已初步形成了钨与稀土、铜加工、机械制造、电子电器、现代轻纺、新能源、食品工业等主导产业,聚集了一批幅射能力强、有较大影响力的领军性企业。
加大园区建设投入,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在园区建设中,资金是最重要的因素,近年来,赣州开发区按照“财政安排一部分、银行贷款一部分、向上争取一部分”的办法积极筹集资金,坚持“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的原则,通过政府投资、项目招商等多种形式,大力推进园区建设,每年20余亿元的财政投入,建成园区面积达40余平方公里,香港工业园北区一期11.4平方公里范围内的基础设施建设已基本完成,建成标准厂房30余万平方米,园区的基础设施有了根本性的改善,道路、绿化、配套等设施一应俱全,为企业入驻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条件。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