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国内银行 >> 正文内容

农村信用社开展理财业务的探讨

来源:中金在线    作者:叶晗    发布时间:2009年12月10日

  随着客户对银行一站式服务的金融需求趋势增强,以及银行类金融机构市场收益多元化的迫切需求,各银行类金融机构对理财业务的兴趣日趋浓厚,纷纷将理财业务作为其市场战略的一部分看待,对理财业务的投入、宣传力度逐步增大,也获得了相当可观的经济效益。作为服务农村、服务县域经济的农信社来说,如按照广义的理财角度讲,理财产品仍停留在储蓄阶段,基本上未推出诸如黄金、债券、股票、基金、国债等理财方式,虽然在近年来有个别省份开展了其他类理财业务,但与其他商业银行相比,开展地区少、理财产品种类奇缺仍旧是不争的事实。

  探究农村信用社开展理财业务较为迟滞的原因,一是创新意识观念落后。农村信用社在几十年来的发展中,都仅以农村信贷利息收入为主要收益来源,虽然近年来随着改革的深入,农村信用社发展加快,但中间业务等其他业务收入占总收入的极少部分仍是不争的事实。以固有的思路的去看待农村信贷市场,单单以信贷投放规模的放大为利润的主要来源,往往忽略了其他业务收入给农信社带来的外在形象提升、服务功能增强和服务渠道增加等益处的重要性。二是复合型人才稀少匮乏。农村信用社员工素质相对偏低成为当前不可忽视的问题。近年来,各地农信社虽不断通过招录大学毕业生、特别人才引进等方式将较高素质员工充实到农信队伍,提升了员工整体素质,可由于农信社从未开办过理财业务,内部人才储备处于空白,金融相关专业大学毕业生员工也由于缺少实际经验,无法成为懂业务、会管理、精营销的全能理财专家。三是风险管控能力薄弱。农村信用社虽然存在时间较长,可风险控制能力较其他商业银行相比不强,尤其是在风险管理方面,对各类风险监督约束能力薄弱。当前,各地农村信用社在大体上均为除储蓄类理财业务,在规章机制建立、操作风险控制、定价、激励机制等方面都处于真空状态,理财资金的安全性根本无法保障。四是客户服务群体较小。在农村,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更有相当一部分农民有了一定的存款,可是由于农民抗风险能力弱、理财观念意识淡薄,大部分农民都将富余资金以储蓄形式存入银行,剩余部分风险厌恶程度较低的农民也是将资金用于收益较高的生产投资或是民间借贷,而不是用来选择购买基金、债券等理财产品。在城区,虽然农村信用社网点不断增多,可是在经营中,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及外资银行繁多的理财品种、较高的品牌吸引力、成熟的理财经验、及较高的理财收益等优点都成为了吸引客户的砝码,投资者在选择理财时,农信社不占据优势。

  综上所述,农村信用社开展理财业务具有一定的问题,但农村理财市场规模庞大,尚未得到真正形式上的开发,从长远的趋势考虑,随着农民理财意识不断提升,一旦市场成熟,巨大的市场将会让农村信用社获得相当可观的经济效益。农村信用社若想在未来的发展中不断壮大,利润逐步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开发理财新业务品种势在必行。通过提高认识、通过外部招聘吸收人才,内部培训交流培养人才,学习借鉴先进商业银行经验以制定防范理财风险的规章制度,通过合作与专业理财团队(基金公司)达成战略联盟,加强农村金融知识宣传力度提升农村金融认知水平等方法解决当前问题。

分享:

来源:中金在线

责任编辑: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