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国内银行 >> 正文内容

如何看待央行货币政策微调

来源:金融投资报    作者:辛晔    发布时间:2009年11月27日

  两月内回笼资金6650亿

  专家普遍认为,未来货币政策走向将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之后逐步明朗。经济刺激政策全面退出的时机还不成熟,在大基调不发生根本改变的同时,应对通胀压力、资产价格泡沫等进行有针对的应对

  中国人民银行26日发行460亿元三月期央票,并展开300亿元91天期正回购操作。加上本周二510亿元的央票发行与正回购操作,本周公开市场回收流动性1270亿元,与到期资金对冲之后,本周共计回收资金20亿元。

  这是央行10月份以来连续第七周实现资金净回笼,两个月来,共计回收流动性6650亿元。此前从5月份到9月份,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均以净投放为主。10月份以来的资金净回笼,体现出央行货币政策微调的思路。

  去年四季度以来,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我国实施了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在政策推动下,今年以来全国银行新增贷款接近9万亿元,同比增长超过5万亿元,创出历史天量。公开市场操作方面,全年也多以资金净投放为主,市场流动性比较充裕。

  充裕的流动增加了市场资金的供给量,有力地支持了实体经济的增长,对应对金融危机、实现“保增长”目标居功至伟。不过,也有相当数量的资金未能进入到实体经济中去,而是以投机资金的角色拉高了股市特别是楼市价格,令资产价格有泡沫膨胀之虞,并加剧了社会通胀预期。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由于美联储奉行接近零利率的低利率和弱势美元政策,全球流动性日显充沛。为应对未来可能产生的通胀压力,一些国家纷纷通过提高利率的方式,退出经济刺激计划;此外,大量游资急于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从美元资产中抽离出来,新兴市场国家面临热钱压境之忧。

  当前国内外形势已引起国家和相关部门的高度关注。此前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今年后几个月,要把正确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好通胀预期的关系作为宏观调控的重点。近期央行官员以及有央行背景的学者也频频对货币政策发表言论,货币政策走向何去何从为市场瞩目。

  接受记者采访的专家普遍认为,未来货币政策将出现怎样的细微变化,将在近期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之后逐步明朗。无论是从国际经济环境还是从中国自身的经济运行情况来看,我国经济复苏的基础仍然不牢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还不够强,刺激政策全面退出的时机还不成熟,目前仍需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在大基调不发生根本改变的同时,应进一步加强政策的前瞻性、灵活性和针对性,对通胀压力、资产价格泡沫等问题进行有针对的应对。

分享:

来源:金融投资报

责任编辑: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