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赣南日报 作者:陈济才 发布时间:2011年11月12日
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史文清出席会议并讲话 (赣州金融网 摄)
■分阶段实施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力争“三年一变样,五年大变样”,力争到2016年金融业增加值翻两番,占GDP比重提高到5%以上,2020年达10%以上,把赣州建设成为以稀土、钨战略性资源产业和现代特色农业为基础,以现代物流和投融资活动为核心的赣粤闽湘四省边际区域资本运营、产业金融、金融服务、金融研发、金融信息、金融人才集聚中心
■加快推进金融商务核心区规划建设,通过以土地入股、与大型金融机构合作的方式,集聚金融机构,着力打造四省边际区域性金融中心商务集聚区
11月11日上午,市委、市政府在赣州召开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工作会议,分析我市金融发展形势,研究提出区域性金融中心的建设思路、主要任务和政策措施,动员和部署全市力量加快推进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史文清出席会议并讲话。史文清强调,把赣州建设成为四省边际区域性金融中心是一项具有开创意义的事业,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前景广阔、意义深远。我们一定要坚定信心、务实高效、负重拼搏、开拓创新,为加快建成区域性金融中心,推进赣州加快发展、转型发展而努力奋斗。
市委副书记王少玄,市领导彭业明、钟炳明、胡绍笋、何福洲、李恭进、刘建萍、胡满松、肖明华、曾凡等出席会议。市领导邓又林主持会议。市领导王东伟在会上作具体工作部署。
会议指出,建设区域性金融中心,是市委、市政府着眼赣州发展的总体定位和战略格局作出的重大决策,源于现实的需要,更出于战略的考量。根据金融业特点及发展态势,赣州建设区域性金融中心的基本思路是:以做大做强金融业为主线、以提高金融竞争力为核心、以推进金融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创建金融商务核心区为平台,聚集金融人才、优化金融生态、活跃金融市场、完善金融链条、壮大金融总量,力争到2016年金融业增加值翻两番,占GDP比重提高到5%以上,2020年达10%以上,把赣州建设成为以稀土、钨战略性资源产业和现代特色农业为基础,以现代物流和投融资活动为核心的赣粤闽湘四省边际区域资本运营、产业金融、金融服务、金融研发、金融信息、金融人才集聚中心。
会议研究提出,要分阶段实施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力争“三年一变样,五年大变样”,即:2014年以前为启动实施、加快发展阶段。在这个阶段,要启动金融商务核心区建设,着力发展本地金融业,健全金融组织体系,大力发展金融市场。推进各类金融机构向县域延伸网点,吸引周边地市金融机构在赣州设立分支机构,引进外资金融机构实现零突破。同时,赣州法人金融机构应加快在周边地市设立机构,力争2014年直接融资占融资总量的比重达5%以上,金融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达3.5%以上。2015年—2016年为全面深化、基本建成阶段。在这个阶段,要建成比较完善的金融组织体系和金融市场体系,建成具有一定规模、以投融资为主要业务的综合型资金集散地。全市银行业、保险业、证券业机构以及私募股权投资、风险投资机构加快发展,金融租赁、财务公司、期货机构等各类金融机构比较齐全,各类金融要素市场进一步发展壮大,赣州与四省边际地区交流模式与交流机制日趋成型,区域性的金融结算中心、金融票据中心、金融资产交易中心和各类产权交易中心基本形成,直接融资占融资总量的比重达到10%以上,金融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达到5%以上,金融业从业人员达5万人以上。
史文清在讲话中指出,要切实增强加快建设区域性金融中心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建设区域性金融中心,是促进赣州加快发展、转型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是建设特大型、区域性、现代化中心城市的强大要素支撑,是建设创业宜居平安生态幸福赣州的重要途径,具有重要战略意义。赣州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具有有力的经济支撑,具备良好的金融基础,从现实基础和发展潜力来看,赣州建设区域性金融中心条件已经基本具备。
史文清强调,要准确把握建设区域性金融中心的思路和目标,在建设区域性金融中心中,遵循规划引领、科学定位,改革创新、稳定高效,分步实施、重点突破,发挥优势、突出特色,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原则。要加强顶层设计、统筹规划,按照先易后难、重点突破的原则,全力推进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一要科学制定建设规划,引领金融中心建设。规划要贯穿“发展为先、生态为重、创新为魂、民生为本”的理念,既注重金融体系的完整性,又注重内在运行机制的科学性;既注重结合产业优势、发展金融市场的创造性,又注重服务民生、满足不同层次金融需求的全面性,着力建设多样化的金融组织体系、多层次的金融市场体系、立体化的金融服务体系和全方位的政策支撑体系,构建一个可持续的、普惠型金融体系,让人民群众共建共享金融中心。当前,要抓紧抓好建设规划、企业上市、农信社改革等三个重要文件的出台和落实,充分发挥文件的指导作用和政策效应。二要加快金融机构集聚,发展新兴金融业态。一方面,要着力抓好传统金融机构发展,做大金融业务规模。出台具有全国竞争力的优惠政策,积极引进域外金融机构,做大做强赣州银行等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大力支持驻市金融机构发展,形成金融机构的地区总部、业务总部、分支机构的集聚高地。另一方面,着力抓好新型金融机构建设,大力发展新兴金融业态。积极推动金融结算类、投融资机构的设立和业务发展,大力发展各类金融中介机构;推动融资性担保机构规范、均衡发展,做大做强市属融资性担保公司;支持小额贷款公司设立和增资扩股,改制成村镇银行。三要加快发展产业金融,形成区域金融特色。就赣州当前而言,要以钨、稀土等战略性资源产业和现代特色农业等优势产业为依托,发展各类金融市场,引导企业运用金融工具破解融资难题。促进产业与金融的深度融合,推进钨、稀土等矿产资源证券化;集中规划钨、稀土、现代农业等产业链条的投资布局,打造具有国际化水准的高新技术产业链条。加快企业上市步伐,开通“绿色通道”,提供全方位服务,大力扶持企业上市融资。建立健全产业金融交易市场。抓紧建立以脐橙等为主的大宗农林产品交易市场,加快以钨、稀土等矿产品为交易标的的稀有金属交易市场的规范运营;建立金融资产交易市场,以各类市场交易为依托,建立统一、规范的金融交易平台,推进金融结算平台电子化、网络化,逐步形成区域性交易中心、信息中心和结算中心。四要建设金融中心平台,加速金融资源集聚。加快推进金融商务核心区规划建设,通过以土地入股、与大型金融机构合作的方式,集聚金融机构,着力打造四省边际区域性金融中心商务集聚区;加快成立赣州创新投资管理公司,组建赣州金融控股公司,探索建立银企对接网络平台。五要加快金融改革创新,提升金融发展优势。创新金融体制机制,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金融组织。
史文清强调,要加快建立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的保障机制。各级党委、政府务必高度重视,在加强领导、人才支撑、平台建设、优化环境等方面下功夫,为建立健全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提供坚强保障。要形成强大的金融工作合力。构建政府主导、监管机构监管、金融机构主体、相关部门配合的“大金融”工作格局。要造就一流的金融人才队伍。大力引进高端金融人才。对引进的高端金融人才,在家属随迁、子女教育、住房补贴等方面重点倾斜。加强本土金融人才培养。提高领导干部金融工作水平。要加快推进金融开放合作。以开放的思维推进合作,以优质的服务强化合作,以整合的办法促进合作。要营造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优化金融信用环境、金融发展环境,营造良好政务环境、舆论氛围,扩大赣州作为“中国金融生态城市”的影响力。
会议现场 (赣州金融网 摄)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