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赣州政经 >> 正文内容

纪念中央革命根据地创建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80周年座谈会侧记

来源:赣南日报    作者:傅云 魏星 特派记者陈济才    发布时间:2011年11月07日

铭记历史殷殷情 苏区精神代代传
——纪念中央革命根据地创建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80周年座谈会侧记

  11月4日,纪念中央革命根据地创建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80周年座谈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图为座谈会会场。 新华社 发

  深秋北京,金枫含笑。璀璨庄严的人民大会堂东大厅,红色传承,跨越时空,续写新的篇章……

  11月4日,满载着党中央对革命老区加快发展的关怀和期望,由中央党史研究室和江西省委、福建省委、广东省委举办的纪念中央革命根据地创建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80周年座谈会在这里隆重举行。

  上午10时,当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中央军委副主席习近平,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宣传部部长刘云山,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组织部部长李源潮,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军委副主席徐才厚,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李建国,国务委员梁光烈,全国政协副主席陈奎元,中央军委委员李继耐等中央领导同志,在省委书记苏荣,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赵智勇,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史文清,福建和广东省委有关领导等陪同下步入人民大会堂东大厅时,会场上响起了热烈的掌声。习近平等中央领导同志与大家亲切握手,互致问候,向老红军、老同志表示诚挚的慰问。

  80年时光掠过,一段段辉煌的业绩已凝固成永远的丰碑,如今,在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中所孕育形成的以坚定信念、求真务实、一心为民、清正廉洁、艰苦奋斗、争创一流、无私奉献等为主要内涵的苏区精神日益散发耀眼的时代光芒

  座谈会上,大家怀着崇敬的心情,深切缅怀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革命先烈们的丰功伟绩、崇高风范,继承和发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汲取不断开拓前进的智慧和力量。

  80年前,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科学分析中国社会的性质和特点,把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和党的建设结合起来,创造性地解决了在中国革命实际条件下党和军队建设的一系列基本问题,逐步探索并成功开创出一条建立农村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武装夺取全国政权的中国特色的民主革命道路,创建了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全国最大的农村根据地——中央革命根据地,并于1931年11月在瑞金成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

  80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走出了一条前仆后继、开拓奋进的艰辛之路、创业之路、胜利之路。历史在以红都瑞金为中心的红土地上,上演了一幕威武雄壮的活剧,培育了创建新中国的一代革命精华。抚今追昔,饮水思源。老红军、老将军们和革命前辈的后代对那段峥嵘岁月、那种精神作风深情怀念。早上8时40分许,离座谈会召开还有1个多小时,共和国开国元勋、朱德元帅的嫡孙朱和平少将就早早来到了人民大会堂。朱和平深情地说:“我刚从赣州安远‘东江源’回来,江西、赣州的青山绿水、革命旧址、红色文化深深地打动了我。愿红土地建设得更美好,愿苏区精神代代相传。”

  杨思禄、曾绍东、朱位汉,都是当年从赣南红土地参加革命的老红军。80年前,他们在瑞金亲眼目睹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的盛况,80年后,三位老人再次重逢,感触颇深。胸前挂满军功章、95岁的老红军朱位汉坐着轮椅前来赴会。他激动地道出了老红军们共同的心声:“我们当时干革命,不为当官,不为发财,就是想解放全中国,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没有当年那么多人为革命奋战、为革命牺牲,就没有今天的幸福生活。”

  80年过去了,一段段辉煌的业绩已凝固成永远的丰碑,在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中所孕育形成的伟大苏区精神日益散发耀眼的光芒。1996年9月,江泽民同志在赣南老区视察时指出:“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能忘了老区人民。我们要把老区的精神和传统世世代代传下去,永远发扬光大!”2003年8月,胡锦涛总书记在视察赣南老区时强调,“革命前辈们在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中培育起来的革命精神和优良传统,对我们坚定信念、鼓舞斗志、做好工作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永远是我们在前进道路上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不断夺取新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

  11月4日,习近平同志在纪念中央革命根据地创建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8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在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和发展中,在建立红色政权、探索革命道路的实践中,无数革命先辈用鲜血和生命铸就了以坚定信念、求真务实、一心为民、清正廉洁、艰苦奋斗、争创一流、无私奉献等为主要内涵的苏区精神。这一精神既蕴涵了中国共产党人革命精神的共性,又显示了苏区时期的特色和个性,是中国共产党人政治本色和精神特质的集中体现,是中华民族精神新的升华,也是我们今天正在建设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来源。”

  察往知今,以启来者。我们要发扬革命传统,争取更大光荣,勇于担当“弘扬苏区精神,再创一等工作”的神圣使命,把苏区精神作为凝聚人心、团结奋进的强大动力,作为战胜困难、夺取胜利的重要法宝

  苏区革命那一段渐渐远去的光辉岁月,深深烙印在共和国的史册上,历久弥新。察往知今,以启来者。新时期,我们要勇于担当“弘扬苏区精神,再创一等工作”的神圣使命,把苏区精神作为凝聚人心、团结奋进的强大动力,作为战胜困难、夺取胜利的重要法宝。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陈云同志的长子陈元深情地说:“江西、赣州这块洒满烈士鲜血的红土地,为中国革命胜利作出了巨大的牺牲和贡献。吃水不忘挖井人,今天我们国家越来越富强了,不能忘记老区人民。支持江西、支持赣州经济社会发展,加快老区建设步伐,我们责无旁贷。”

  陈毅元帅的儿子陈昊苏说,从瑞金到北京,是中国革命的精彩跨越。新时期,我们要弘扬苏区精神,让红色革命传统成为我们红色的血脉。

  “学习苏区精神,争取更大成绩!祝福老区人民生活得更加美好!”王稼祥同志的夫人朱仲丽,如今已是96岁高龄,满头银发的她深情祝福江西、祝福老区人民。

  “希望江西、赣州发扬革命传统,争取更大光荣,利用好宝贵的红色资源,做大做强红色旅游,抢抓发展机遇,把老区建设得更加美好。”何长工同志之子何光 也表达了自己对老区未来发展的期盼。

  当年成立于瑞金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全国性的工农民主政权,是我们党在局部地区执政的重要尝试,是今天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雏形,中央、国家机关各部委都能从那里追寻到自己的渊源。60多个中央和国家机关、人民团体、解放军有关负责人出席了纪念座谈会。60多位省部级领导干部,对红土地的发展建设寄予厚望。司法部政治部主任张彦珍、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李东东充满感情地说,苏区干部的好作风必须继承和发扬。只有与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才能在创先争优中做出一流的业绩。革命战争年代,江西人民为中国革命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的牺牲和贡献。今天,作为中央和国家机关部门有责任有义务支持帮助江西、帮助赣州,使老区人民过上更加幸福的生活。

  故土情牵动游子心。参加座谈会的赣南籍在京人士、北京化工大学副校长陈标华饱含深情地说,只要发挥比较优势和生态优势,用创新的思维破解发展的难题,赣州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他表示,愿为家乡的发展建设竭尽全力。

  80载斗转星移。如今,历史又在深情地注视着老区具有光荣传统的红色热土。我们要以中央领导同志、革命前辈的殷殷期待为动力,进一步激昂斗志,苦干实干,努力创造新时期的“第一等工作”,让老区人民生活更加富裕、更加幸福

  赣州作为中央苏区的核心区域和主要所在地,为新中国的成立作出过巨大牺牲、重大贡献。长期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对革命老区、中央苏区的发展始终记挂于心。在11月4日举行的纪念中央革命根据地创建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80周年座谈会上,习近平指出:“中央革命根据地和其他革命根据地对中国革命作出了重大贡献和巨大牺牲,现在不少革命老区的发展与经济发达地区相比还存在比较大的差距。我们要继续大力关心老区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加大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切实帮助老区加快致富发展步伐,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科学发展,让老区人民生活得更加富裕、更加幸福。”

  穿越血与火的历史烟云,历经80年风雨洗礼,作为中央苏区革命传统的主要发源地,苏区精神早已深深地镌刻在江西、镌刻在赣州广大干部群众心中。党中央、国务院的关心关怀,更让老区人民感念至深、铭记于心。

  “苏区精神不仅是党领导人民取得革命胜利的重要法宝,也是赣州人民谱写经济社会发展新篇章的精神力量。”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史文清深情地说,中央和江西省委、省政府十分关心、支持赣南老区建设。赣州市将紧密结合建设创业、宜居、平安、生态、幸福赣州的实际,带领老区人民群众,加快赣南老区的致富步伐,让曾经为革命作出突出贡献的赣南老区人民、革命后代生活得更加幸福;进一步弘扬苏区精神,继续以干部下基层“送政策、送温暖、送服务”、“治庸治懒治散”、“治脏治乱治堵”等活动为抓手,切实抓好干部作风转变,以坚定的理想信念和高度的政治自觉,争创新时期“第一等工作”的更大光荣。

  忆峥嵘岁月,看今朝新气象。11月4日,一位赣南客家山村的白发老奶奶走进了人民大会堂座谈会的会场。她,就是兴国籍著名革命烈士李美群“马前托孤”的孤儿钟全列!在历经人生苦难后,如今仍然精神矍铄的钟全列,笑笑地用客家话说,老一辈革命家打下了江山,现在国家更强盛了,自己和所有老区人民一样,生活也更好了,第一次来到了北京,第一次看到了天安门,第一次走进了神圣的人民大会堂。她还激动地说,回去以后我要告诉后辈们,要永远感谢党,永远记住党的恩情。

  扶着钟全列走进会场,并始终伴随左右不停为老人家参观介绍的,是来自赣南师范学院“红色班”的大学二年级学生邹悦。她说,学院充分发挥赣南丰富的红色资源优势,大力推进“红色资源进校园”工作,设立了“红色班”。通过对红色文化和苏区精神的学习,感到受益匪浅。特别是作为“红色班”的一名新时代大学生,我们更应该把苏区精神铭记在心,带头传承优良革命传统,带头传承苏区精神,学好知识本领,为红土地的发展和国家的兴盛繁荣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80年前,历史在这块红土地上开创了光照千秋的伟业。80载风云变幻,斗转星移,我们已步入了“十二五”开局之年的新起点。如今,历史又在深情地注视着具有光荣传统的红色热土。与会者对红土地的那份滚烫的情感与真诚的期盼,令老区人民十分感动。

  “江西革命老区的变迁,见证着科学发展观的伟大实践,也深深寄托了无数革命先烈的梦想与追求。”省委书记苏荣在发言时掷地有声地说,牢牢扭住发展不放松,更加努力地为广大人民群众谋福祉,既是革命先烈的遗愿和人民的热切期盼,更是全省各级干部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我们要以中央领导同志、革命前辈的殷殷期待为动力,进一步激昂斗志,苦干实干,努力创造新时期的“第一等工作”,让老区人民生活更加富裕、更加幸福!(傅云 魏星 特派记者陈济才

分享:

来源:赣南日报

责任编辑:肖春华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