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赣州政经 >> 正文内容

全南扬长补短加快项目建设

来源:赣南日报    作者:陈声年 记者陈昱鑫 特约记者谌杰    发布时间:2011年11月04日

    大广高速全南段施工现场车辆穿梭,天堑渐渐变为通途;老体育场标志性建筑、市民公园、音乐喷泉等城市建设重点工程齐头并进,城市面貌变精变美;工业园区内,韬略运动器材、松岩冶金、大成电子、江西蒙克等23个招商引资在建项目进展顺利,座座厂房拔地而起……金秋的全南,感觉就像进入一个大工地,处处涌动着一股项目建设的热潮。该县认真贯彻落实市第四次党代会和市“两会”精神,按照抓项目、兴产业、促发展的思路,掀起项目建设热潮,推动县域经济加快发展、转型发展。在项目拉动下,今年前三季度,该县完成规模以上工业产值39.21亿元,同比增长77.85%;实现财政总收入3.02亿元,同比增长22.82%。

  由于自身财力不足,再加上长期缺乏国家大宗投入,全南县基础设施建设较为落后。为补齐这块“短板”,该县千方百计向上争取项目,有效破解资金、土地、电力等瓶颈,全力推进事关长远发展的重大交通、能源项目、支撑城市扩张的重大城建项目。目前,该县已成功争取并实施了大广高速公路、龙小线改造、全吊线改造等道路交通重点项目,打通出县、出省的通道,该县至广州等珠三角发达城市的车程由4小时缩短至2小时,由“省尾市角”一跃成为全市乃至全省对接珠三角的前沿阵地。同时,投资3亿多元实施了工业园区基础设施改造和自来水扩容改造、110千伏输变电站建设、管道天然气等重点基础设施工程,为经济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使全南的区位优势进一步凸显,承接产业转移的能力进一步增强。今年前三季度,该县引进内资12.77亿元;利用外资4147万美元,同比增长73.81%。

  全南县还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加速产业转型升级的重大产业项目,通过项目建设不断拉长产业链条,提升产业层次,壮大优势产业,努力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集约化、集群化、集聚化”。着眼于把丰富的矿产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该县推进稀土企业与全国行业龙头包钢稀土战略合作项目,嫁接资金、技术发展稀土永磁材料、永磁电机、动力电源、贮氢材料及其应用产品产业链;引进粤有研光电材料有限公司投资6亿元新上三基色荧光粉及LED稀土节能灯新光源产业化项目,项目达产达标后,每年可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0.5亿元,税收4.28亿元。在氟化工产业方面实施了华星二期项目并引进了投资额达5亿元的松岩冶金项目,发展氟化氢下游系列产品和轻合金材料等应用产品产业链,培育矿业经济新增长极。搭建了电子工业设计创新服务平台,通过这个平台为县内电子企业提供集成研发服务,帮助电子企业升级换代,提速提效。今年上半年,该县电子企业纳税额超百万元的就有6家。加快韬略运动器材的建设力度,并以此为龙头,引进上下游及其配套产业,打造国内重要的运动器材生产基地,使整条产业链在短期内达到月出口运动器材1000万美元的规模。

分享:

来源:赣南日报

责任编辑:肖春华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